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土地资源与人类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1. A.
    采猎文明时期土地数量对人类影响很大
  2. B.
    农业文明阶段土地数量和质量都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3. C.
    农业文明时期在草原地区出现世界文明源地
  4. D.
    工业文明时期,科学技术发展,人类摆脱了土地数量和质量对其生存发展的制约
B
采猎文明时期土地数量对人类影响较小,土地质量的影响较大。工业文明时期,由于人口快速增加,非农业用地大幅度增多,土地所承受的压力增大,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土壤污染和土地退化也越来越严重,土地数量和质量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活题巧解巧练·高考地理(第二轮) 题型:022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1年3月29日《中国青年报》登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人口为129533万人(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岛等岛屿的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6.09%,每10万人中有大学程度的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为3611人,文盲率由1990年的15.88%下降为6.72%;10年来,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材料二  对地球能养活多少人的问题一般用环境承载力或资源人口承载力来衡量。就后者的研究来看,大部分是针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即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特定技术水平下,作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核心的土地生产潜力主要取决于土地资源面积的大小及质量。人均土地面积少于一定数量的国家或地区将无法实现农产品自给,一般认为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是0.053公顷。我国有关学者的报告认为,我国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的极限是16亿人。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1)人口普查是一项极其重要的________的调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2)1987年我国决定以后每隔________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  ]

A.10

B.12

C.14

D.16

(3)我国人口在数量和增长上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人口与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同________和________相协调,我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关于人口的基本国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城乡人口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但我国是世界城镇人口________的国家。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5)目前我国人口地区分布________,以________线为界的________地区人口稠密,________地区人口稀少。

(6)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没有按期开展的三个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近10年来我国计划生育成绩显著,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8)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受到的压力过大,________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________的危险。特别是________国家这个问题最为突出。

(9)为什么环境人口容量一般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来衡量?我国目前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如何?从人口方面看,应采取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蓬莱二中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 题型:选择题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1~4题。

1.有关一个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B.人口数量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C.资源越丰富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2. 我国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 青藏高原      B. 珠江三角洲      C.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区      D.东北平原

3. 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是

A. 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举措,有利于协调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 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D.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下图是“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比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甲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乙国 

C. 甲国比乙国的劳动力缺乏             D. 乙国比甲国的出生率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背景资料:从2008年1月10日—2月8日,我国南方地区19个省(区、市)先后经历了四次低温、雨雪以及冰冻天气过程:这次气象灾害在很多地方都有50年一遇,部分地区甚至达了百年一遇的冻雨和雪灾。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自治区)受灾最为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损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气象组织专家库马尔·科利认为,拉尼娜现象是造成中国南方冰雪灾害的原因之一。拉尼娜现象发生进,下图中的东风势力         (增强减弱)。请用箭头在下图中标出高空与低空的气流运动方向,完成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模式图。

   (2)简述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南方和赤道附近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影响。

   (3)简述拉尼娜现象对秘鲁海区渔业的影响?

   (4)与南方其他地区相比,下图中的A地区受冰雪灾害的影响要小一些,试分析自然原因。

材料一:隋唐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提圈围出土地而卷围起来的田叫做围田,或叫圩田。在山中把荒野开辟为耕地,往往采取防火烧山的办法,草木被烧去之后,稍加平整,即可播种。这种方法古人叫做“畲田”或“畲种”,唐人多称为“烧畲”或“火田”“火耕田”。

(5)隋唐时期圩田更加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当如何评价“圩田”、“畲田”的发展?

材料二 “三年两决口,灾害年年有”,是对千古黄河的真实写照,而“黄河宁,天下平”更成为中华民族美好愿望。可以说,没有哪条河流像黄河一样,让华夏民族怀有如此复杂的情感——她既养育了这个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又给这个民族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

(6)黄河流域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被英国撤切尔夫人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文明古迹是             。治理黄河,造福人民,一直是历代统治者的美好愿望。春秋战国时期在黄河流域兴修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材料三  史前的黄河流域,气候宜人,大地富饶,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繁衍生息的得天独厚的所在。陕西的“蓝田猿人”、“大荔人”,汾河流域的“丁村人”,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河套人”,以及关中、豫西、晋南一带为中心的“仰韶文化”等,都是广布于黄河流域。查阅我国朝代的更迭,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王朝至今4100多年中,从西至 兰,东抵开封,北到银川,南达西安的广阔区域里,在黄河流域建都的年代就有2400多年。我国鼎盛时期的六大古都之三——西安、洛阳、开封,全在黄河流域。

(7)黄河流域曾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得天独厚的所在,但现今的黄河流域出现了严重的生存危机,请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黄河流域发生如此变化的原因。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2008年一月中、下旬遭受冰冻灾害程度分布示意图。

材料  “风雪无情人有情”。雪灾中也涌现不少感人事迹,据悉,贵阳是此次暴风雪的重灾区,不少自驾车主积极参加由政府和媒体联手组办的“绿丝带”行动——在自家车右倒后镜上挂绿丝带,运送路上需要帮助的人,尤其是老弱妇孺。2008年1月28日,嘉禾县供电公司职工肖建华在抢修供电线路时,因电杆意外断裂,从10米杆上摔下来,抢救无效,因公殉职,献出了年仅37岁的生命。在这次雪灾中,他已经连续工作80小时。

(8)运用人生价值观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谈谈“绿丝带”行动的哲学启示?

材料:2008年2月日,温总理在慰问低温冰冻灾区时说,我最感动的是人民,特别是在抗灾第一线献出生命的那些人和他们在灾害面前表现出的镇定、勇敢和牺牲的精神。我们抗灾救灾工作要有党的领导、政府的组织、指挥。我常听到群众自发地说出对党和政府的感谢,但我认为真正应该感谢的,是人民。”这是总理近几年第三次“纠正”群众的 感谢。

(9)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温总理说“真正应该感谢的,是人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资源的丰富。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2.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宜农荒地多

C.土壤肥沃              D.人少地多,粮食的商品率高

3.下列有关东北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黑土冲刷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

B.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土壤贫瘠

C.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D.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低平原,湿地广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人口问题是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6分)

材料1:中国政府从1980年开始在全国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2004年4月15日,新的《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生效,规定在上海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夫妇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

材料2:据有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有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主要是青壮年)涌入了大、中城市。

1) 试述20世纪80年代我国和目前上海两种不同人口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分别是           

                                                                    ____                                                

                                                                         

2) 材料2所述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多项选择)…………………………………(     )

A.几十年来,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B.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C.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D.近年来工业发展迅猛,我国已从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

3)上海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你认识其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特征是……………………………………………………………(    )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 高出生率、低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