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北美大陆东南部局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桥梁与山峰的相对高度最不可能的是( )

A.540米以下 B.650米以上

C.720米左右 D.刚好600米

2.对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河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

B.地势由北、东、南三面向西倾斜

C.②地夏季降水量大于③地

D.乙村易受泥石流的影响

 

1.D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1000米之间,河流的海拔高度在300米到400米之间,河流与山峰的相对高度为500到700米之间,但是桥梁位于河流上面,相对海拔会高一些,但是不会是刚好600米,是一个约数。

2.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温州八校高三返校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6分)下图为我国汉江流域及周边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汉江与渭河径流量差异的原因。(8分)

(2)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都多发洪涝灾害,说明两地多发洪涝灾害的异同点。(10分)

(3)与汉江谷地相比,分析渭河平原种植向日葵单产高、质量优,出油率高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娄底高中名校高三9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第下列小题。

 

 

1.该河谷( )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2.本次洪水( )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荆门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A 旅游地理】

材料一 灵秀农谷,步移景换。荆门市抢抓“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中国农谷”建设机遇,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2012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04.1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5.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42%和41.94%,增长速度位居全省前列。

材料二 我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上图为荆门市A级以上旅游景区分布图。

 

 

(1)荆门市在旅游资源方面有那些优势?(4分)

(2)荆门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可能有哪些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荆门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比重图,回答 下列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

A.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无关联性

B.2010年以前劳动适龄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年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C.2015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年增长率为零,劳动适龄人口最少

D.2050年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达到最低值,劳动力短缺

2.针对目前我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高的现状,我国政府应( )

①吸引外来移民迁入 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外劳务输出 

③推迟退休年龄  ④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

A.①②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霜期为一年中初霜至次年终霜间的时段,其余时段为无霜期。表中距平值为该年代与50年平均值的差距。读我国某地20世纪各年代霜期的均值、距平表,回答各题。

项目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初霜日

均值(日/月)

2/10

4/10

26/9

21/9

25/9

距平(天)

+5

+7

-1

-6

-2

终霜日

均值(日/月)

3/5

21/5

15/5

22/5

20/5

距平(天)

-14

+4

-2

+5

+3

 

1.据表推断该地的霜期、无霜期的变化特点是( )

A.50年代,霜期结束的最晚

B.70至90年代霜期变短

C.80年代,无霜期均值最短

D.70年代无霜期变化最大

2.该地有可能是我国( )

A.海南岛 B.四川盆地

C.青藏高原 D.华北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省黄冈市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分布图,图中I为海洋性气候区,Ⅱ为海洋性过渡气候区,Ⅲ为大陆性过渡气候区,Ⅳ为大陆性气候区。完成各题。

 

1.关于图中甲地区气候类型及其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海洋性气候一地形、地势

B.海洋性过渡气候一经度位置

C.大陆性过渡气候一纬度位置

D.大陆性气候一地形、地势

2.下列关于各类气候区气候资源的评价正确的是( )

A.I类地区纬度低,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B.Ⅱ类地区雨热同期,适宜于水稻生产

C.Ⅲ类地区降水均匀,洪涝灾害少见

D.Ⅳ类地区气温年较差大,利于农作物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完成下题。

 

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 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

C.岩石中不会有化石 D.岩石是由岩浆冷凝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北省高三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时刻天气状况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天气系统东侧盛行偏北风,形成暖锋

B.乙天气系统中心气流旋转下沉,东侧为暖锋

C.①和②锋面分别向东南和西北方向移动

D.m地阴雨连绵,n地天气晴朗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①锋面过境期间,g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