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某地循环农业模式物质流程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该农业模式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D.阶段性原则
【2】该农业模式的优点有( )
①实现了废弃物零排放 ②改变了当地能源消费结构
③增施有机肥,保护土地 ④农作物品种丰富,绿色优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下图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生物的生长发育B.水体的运动
C.火山的喷发D.风的形成
【2】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主要是因为上海( )
A.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______海区和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在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大洋环流按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根据洋流冷暖性质划分,中低纬度海区西岸多为______流,东岸多为______流。
(3)在南纬40°~60°之间形成环球性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其流向是______。
(4)图中①地形成的渔场名称是____________;③地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__。
(5)图中②地洋流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___作用,④地洋流对沿岸气候有__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河流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时常发生灾害。图中为某河流、湖泊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
A.洞庭湖平原B.塔里木盆地C.横断山区D.云贵高原
【2】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
A.甲B.乙C.丙D.丁
【3】在乙阶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以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城市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中三角”)是涵盖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的特大型城市群。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工业基础雄厚
B.水陆交通便捷
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素质高
【2】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不大
C.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
D.重工业发达,环境质量不好
【3】三中心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增大
B.大量的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
D.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A. 黄河下游区B. 长江中游区
C. 珠江下游区D. 淮河下游区
【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A. 人均耕地多B. 农业劳动力多
C. 复种指数高D. 淡水资源丰富
【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A. 出口数量扩大B. 运输成本上升
C. 流通效率提高D. 储存难度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湘江流域和莱茵河流域略图”,回答问题。
(1)湘江和莱茵河相似的水文特征有哪些。
(2)两条河流相比, 航运价值更大,主要原因是 。
(3)甲、乙分别是所在流域的重要工业区,其发展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甲工业区可以从乙工业区借鉴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某校学生野外考察湖北神农架区域的植被分布,并通过查询相关资料绘制了以下植被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该地早期的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