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1.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3.夏至日正午阳光可从北面窗门进屋的地方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宁波 D.湛江

 

1.D

2.D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6月22日,北半球是夏季,日落时刻晚于18点,甲乙在北半球,丙日落正好18点,位于赤道,所以A、B、C错。丁日落早于18点,所以在南半球,D对。

2.读图,甲地日落地方时晚,说明纬度高,昼长时间长,日照时数应更长,A、B错。海陆位置对日照时数影响不大,C错。只可能是甲地阴雨天气,导致日照时数少,D对。

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阳光可从北面窗门进屋,说明该地此时在直射点以南。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湛江,D对。其它三地在北回归线以北,A、B、C错。

考点: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正午太阳光线方向的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福建德化、安溪一中高三9月摸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所示区域工业发达。读图完成下题。

 

 

1.甲国是西欧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原因主要是( )

①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②纬度较低,热量较充足

③领土面积大 ④河流多、水源充足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近年来,乙国的部分钢铁公司将炼钢高炉从鲁尔区搬迁到丙国的海边,其主要目的是( )

A.就近获得进口的大量煤炭 

B.就近获得进口的铁矿石

C.接近消费市场,便于出口产品  

D.减少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省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下列小题:

 

1.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2.Y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问题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D.失业人口增加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省高三11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表示当我国昼长夜短时两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30°S B.20°S

C.20°N D.30°N

2.关于a地的纬度及h的数值正确的是( )

A.70°N,20° B.90°N,40°

C.70°N,40° D.90°N,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信息表明( )

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南方向 B.图4的比例尺比图3大

C.城市均分布在河口三角洲 D.公路走向多受河流影响

2.某游客于当地区时7月1日9时出发,用3小时沿甲岛的环岛公路某一段自驾游,期间

太阳光主要从汽车前方照入。该路段及汽车行驶方向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省嘉峪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由08时到20时,图中( )

A.①地风向偏北,风力逐渐减弱

B.②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持续晴朗

C.低气压中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并增强

D.气旋中心附近暖锋移动快于冷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甘肃河西三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最可能是 ( )

A.云贵高原 B.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淮海平原

2.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 ( )

A.受准静止锋控制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气旋控制 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3.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C.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邵阳县石齐学校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中部多山,降水大多在1 000 mm以上,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较大。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东北部降水少 洋流

B.西南部降水少 洋流

C.东北部降水多 信风和地形

D.西南部降水多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2.“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B.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C.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D.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