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B、C代表的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的典型分布,读图回答。(15分)
(1)请选择A、B、C三地相对应的农作物名称,将其填在字母后面的横线上,农产品的名称:小麦、水稻、天然橡胶、玉米。
A 、B 、C
(2)A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 从投入多少看,属于 型农业。该地区有利于该粮食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为了减轻上述灾害的损失,目前人们采取的措施有(至少答出两条措施) , 等。
(3)C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生产特点是 。
(1)(4分)水稻 天然橡胶 小麦、玉米
(2)(8分)
水稻种植业 (1分) (劳动力)密集 (1分)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2分)
水旱灾害(2分) 兴建水利工程、加强灾害预报等(2分)
(3)商品谷物农业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明显的地区专门化生产 (3分)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1)A主要分布在亚洲,故表示亚洲水稻种植业;B位于非洲赤道附近,为热带地区;故适合种植热带经济作物;C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北部,为商品谷物农业带,主要生产小麦、玉米。(2)A表示亚洲水稻种植业;注意按投入多少,农业分成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水稻种植业属于密集农业。该地区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由于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故旱涝灾害多发 ,为此,主要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和加强气象预报来防灾减灾。(3)C地表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17分)图中A、B、C、D、E代表的是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的典型分布,读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气候区,形成其小农经营、商品率低的生产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3分)
(2)图中B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2分)B国为了促进该种农业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图中C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影响该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和 。(3分)
(4)图中D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生产特点是 、
。(3分)
(5)图中E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显著优点是: 、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图中A、B、C代表的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的典型分布,读图回答。(15分)
(1)请选择A、B、C三地相对应的农作物名称,将其填在字母后面的横线上,农产品的名称:小麦、水稻、天然橡胶、玉米。
A 、B 、C
(2)A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 从投入多少看,属于 型农业。该地区有利于该粮食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为了减轻上述灾害的损失,目前人们采取的措施有(至少答出两条措施) , 等。
(3)C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生产特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7分)图中A、B、C、D、E代表的是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的典型分布,读图回答。
(1)图中A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它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气候区,形成其小农经营、商品率低的生产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3分)
(2)图中B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2分)B国为了促进该种农业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图中C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影响该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和 。(3分)
(4)图中D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生产特点是 、
。(3分)
(5)图中E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显著优点是: 、 。(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中A、B、C代表的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的典型分布,读图回答。(15分)
(1)请选择A、B、C三地相对应的农作物名称,将其填在字母后面的横线上,农产品的名称:小麦、水稻、天然橡胶、玉米。
A 、B 、C
(2)A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 从投入多少看,属于 型农业。该地区有利于该粮食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是 。
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有 ,为了减轻上述灾害的损失,目前人们采取的措施有(至少答出两条措施) , 等。
(3)C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生产特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