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为某地一处完全淹没在海面下的珊瑚礁体的等深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有关该珊瑚礁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中部较高,四周较低

B.主要在内力作用下形成

C.礁体南部的坡度较陡

D.为淹没在海面下的洼地

2.图中E、F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可能是

A.5米 B.15米

C.20米 D.30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年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上阶段考试2地理(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西亚部分国家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卡塔尔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150毫米,其主要原因是

A.受来自阿拉伯半岛的盛行西风的影响,空气比较干燥

B.沿岸高山环绕,湿润气流难以进入内陆

C.近岸海域水温较低,海水蒸发量较小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

2.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高三上学期12月份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位于南北天山之间的伊犁河谷地——西域的绿色走廊,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处西天山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又有俊秀的河川;既有恬静悠然的牧场,又有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

材料二 雾凇美丽皎洁,晶莹高雅。在寒流滚滚的冬季,使横竖成林、山坡独树的杨、柳、榆、桦的枯枝成为琼枝玉叶,让棵棵青松翠柏成为银菊盛开,把簇簇小草装扮得婀娜多姿,玲珑剔透……新疆伊犁河谷的冬韵,迷人不已,特别是那有着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的冰花的雾凇,最是醉人。

材料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伊犁河谷农耕发展的优越自然条件。

(2)在伊犁河谷地区,有一部分山地长有“阴阳脸”,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说出“阴脸”的坡向,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3)西北边陲小城——霍尔果斯被定为经济特区。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问题。

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省(区)农业气候资源优势是光热充足

B. 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 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 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所处的大洲可能为

A. 欧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亚洲

2.乙处洋流可能是

A. 加那利寒流 B. 西澳大利亚寒流

C. 加利福尼亚寒流 D. 千岛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东营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块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屹立在本州岛中南部的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海拔3776米),山峰高耸入云,山巅白雪皑皑,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拥有数不清的传说与不解之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富士山区众多湖泊的成因是

A.泥石流阻塞河道B.滑坡阻塞河道

C.岩浆阻塞河道 D.地壳凹陷积水

2.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2月末,在图示地区都有机会观赏到绚丽璀璨的钻石富士美景(太阳正好位于富士山顶)。摄影爱好者有可能捕捉到钻石富士美景的位置是

A.由中湖观日出B.河口湖观日落

C.西湖观日落D.龙岳山观日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河北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常细小的固体颗粒物,直径多在2.5微米(PM2.5)以下,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读“2014年10月9-13日北京天气及大气质量”(表),回答下列问题。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风、阴晴等

大气中PM2.5浓度(微克/每立方米)

10月9日 

22

14

微风、霾

330

10月10日 

21]

13

微风转北风三四级,霾

299

10月11日 

19

8

多云转晴,阵雨,北风四、五级,霾

177

10月12日 

18

6

阴转晴、微风

8

10月13日 

18

4

晴、微风

30

1.10月12日大气中PM2.5浓度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11日出现阵雨,利于降尘

②11日风力较大,利于吹散污染物

③12日气温升高,对流旺盛

④12日阴转晴,气压降低,气流上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本次霾的物质主要来自

①工业生产   ②汽车尾气    ③沙尘暴    ④煤炭的燃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10月9日,市民

①适宜户外身体锻炼       ②尽量减少外出

③外出时戴专用口罩       ④外出时增添厚衣物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省高一上期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然放火作煜(煜,无焰的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由于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反气旋过境 D.暖气团影响

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主要原因是

A.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B.受冷气团影响,加之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C.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D.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区际间主要农产品(包括稻谷、小麦和玉米)虚拟水(以虚拟的形式包含在产品

中看不见的水)流动格局网络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突出优势是

A.光热充足 B.地广人稀

C.交通便利 D.市场广阔

2.1999年与2010年华南、西北两地之间虚拟水流动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其最可能的原

因是

A.西北地区粮食种植面积激增

B.西北地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C.华南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减少

D.交通条件制约了两地间的农产品流动

3.为了提升我国虚拟水流动格局的稳定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水安全,下列措施合

理的是

①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②巩固并加强虚拟水输出区的地位

③减小虚拟水净输入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储备能力

④适当增加虚拟水净输入区的输出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