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9.读图,回答问题.
(1)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当地球自转时,面向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图中D,E两点,时至午餐的是E,深夜的是D.
(3)图中虚线BC表示的是昼半球与夜半球分界.此时图中A点正好是黎明(黎明或傍晚).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产生时差;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地球公转的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

解答 解:(1)由于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当地球自转时,面向太阳的半球是昼半球,背对太阳的一面为夜半球,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图中D,E两点,E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D点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时或者24时,深夜.
(3)图中虚线BC表示的是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A点处于晨线上,为黎明.
故答案为:(1)白天;黑夜;昼夜更替.
(2)E;D.
(3)昼半球;夜半球;黎明.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基础知识,属于识记内容,比较简单.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时或者24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有关①、②、③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①、②、③地位于同一纬度,则②地气温最低
B.若①、②、③地位于三个不同的纬度,则①地纬度最低
C.若图中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②地的气压要高于①地
D.若图中表示三圈环流,则可表示低纬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图2为图1中某河流水文站2014年3月测得的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导致两日流量日较差差异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这两日该支流流域(  )
A.连绵阴雨B.持续升温C.阴天转晴D.大风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某地储水变化量为该地水量收入与支出之差.如图为4个不同流域多年平均储水变化量图.据此完成:图中②地的植被主要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草原
C.亚寒带针叶林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B.出现郊区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已知如图中,∠AOB=66.5°,回答以下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纬度是23.5°S,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地球上出现极昼的范围是66.5°S--90°S.
(3)此时北京时间是16.
(4)图中∠AON一年中会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其可以达到的最大角度是2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中阳光直射的纬线是23°26′N,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是120°W,图中E点的太阳高度为90°,图中AB是晨(晨/昏)线
(2)这一天是6月22日前后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对该区域考察后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2)简要分析图示区域水能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
(3)简析水利枢纽坝址选建在P处的原因.
(4)该地区黄铜矿资源较为丰富,但当地政府始终限制该资源的开采冶炼,简要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密集,人地矛盾突出的地区是A(字母),该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影响这农作物分布的主导区位因素是热量和水分;严重缺粮的地区非洲是B(字母).
(2)图中属于自给农业类型的地区是A(字母),牧牛业占重要地位的地区阿根廷是D(字母).
(3)C、D、E三地都可以进行大规模进行商品性生产的共同条件有地广人稀和交通便利.
(4)F地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适宜生长,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该地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