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某学校组织野外地质考察,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当地主要山脉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1.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
A.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B.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12.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海头高中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题型:多选题
图13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A、B、c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a、b、c、d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读图回答23~24题。
【小题1】A、B、C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
A.C——海陆间循环 B.B——海陆间循环
C.B——陆地内循环 D.C——陆地内循环
【小题2】若乙为水汽输送,a、b、c、d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
A.a——四川盆地地多夜雨 | B.b——云贵高原多地下河 |
C.c——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D.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浙江省某中学的一地质科考小组在某地(大约在25°N,110°E)进行科学考察,下图为该科考小组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该考察小组的考察地大致位置在
A.滇 B.闽 C.桂 D.琼
2.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A.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B.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3.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福建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A、B、C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a、b、c、d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1.A、B、C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C—海陆间循环
②B—海陆间循环
③B—陆地内循环
④C—陆地内循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若乙为水汽输送,a、b、c、d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 )
①a—四川盆地多夜雨
② b—云贵高原多地下河
③c—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④ 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