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_。

(2)图中处于人口再生产“过渡人口增长模式”阶段的是________(填字母)。目前按经济发展水平,________国家或地区从总体上看应属于该类人口增长模式。

(3)图中人口死亡率不断下降的是________(填字母),它们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_。

(4)图中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人口增长模式,世代更替缓慢的是________阶段(填字母)。

(5)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接近“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即处于图中________阶段向________阶段(填字母)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工作而取得的。

答案:
解析:

  (1)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2)C 发展中

  (3)BC B是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经济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和医疗条件改善,使死亡率下降;C是由于社会向工业化发展,生活质量改善,使死亡率下降

  (4)D

  (5)现代 C D 计划生育


提示:

A阶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很高,自然增长率极低,属于“原始人口增长模式”;B阶段属于“传统人口增长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后阶段死亡率快速下降,出生率基本不变,由“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向“过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C阶段死亡率下降到很低水平并稳定下来,出生率也趋于稳定;到D阶段出生率低,死亡率低,但略有上升,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引起的,D为“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10分)中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读中国人口的增长模式图和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图11),回答下列问题。

                  图11

(1)  中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在1960年前后曾有大幅度波动。这与当时的什么环境因素有关?

 

(2)读中国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图,1953年,5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15%左右,这与当时的什么社会环境条件有关?在1995年,25岁以下各年龄段人口数明显减少,这与当时的什么社会环境条件有关?

 

 

 

 

 

 

 

 

(3)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从新中国成立前的“传统型”转变为“现代型”,仅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但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请结合表1资料(1994年部分省、市、区家庭人口、孩子数量、育龄妇女初婚年龄统计)谈谈体会。

表1

 

 

 

 

 

 

子女数量构成%

 

 

 

 

 

一孩

两孩

多孩

育龄妇女平均年龄(岁)

家庭平均人口(人/户)

 

全国

62.75

27.75

9.50

22.73

3.89

上海

94.15

5.85

0.00

24.09

2.99

山东

75.49

19.91

4.60

24.32

3.60

陕西

58.31

32.45

9.24

22.41

3.96

广西

51.59

34.04

14.37

22.74

4.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