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亚洲局部地区示意图(左图)”,结合“自然景观(植被)分布规律模式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①②两地的气候成因是________,两地夏季气候的共同特点为________。
(2)左图中③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④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由④→③→②→①自然景观的更替,体现的是________ 分异规律。
(3)右图中A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B地所属自然带为________,由A→C→B自然景观的更替,体现的是________ 分异规律。
【答案】(1)海陆热力差异;夏季温和湿润
(2)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从赤道到两极
(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从沿海到内陆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自然带的分布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据左图区域轮廓和位置可知,①②两地地处亚洲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其中①为温带季风气候,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的影响,夏季温和湿润,冬季寒冷干燥或低温少雨。
(2)据左图可知,③地处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所属自然带为热带季雨林带,④地处东南亚的加里曼丹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所属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据图可知,由④→③→②→①自然景观的更替,是随着纬度的差异而导致热量的差异,由此出现的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又叫从赤道到两级的分异规律。
(3)据右图可知,A地处30°-40°大陆西岸,按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可知,A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所属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地深居大陆内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所属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据左图可知,由A→C→B自然景观的更替,是随着距海远近不同而导致的水分差异,由此出现的自然带的更替,体现的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又叫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以下下面小题。
【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 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 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 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 A—B—C B. B—C—A
C. C—A—B D. 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完成下面各题。
【1】图中岛屿两侧① ②两种自然带的差异体现了(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
【2】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①自然带成因相同的是( )
A. 撒哈拉沙漠直逼非洲西海岸
B. 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带
C. 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带
D.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东亚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②地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以平原为主 B. 多火山地震
C. 位于太平洋板块 D. 水力资源贫乏
【2】下图表示输往②所在国M的工业原料和农畜产品的国家相关联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甲—小麦输往路线 B. 乙—石油输往路线
C. 丙—林产品输往路线 D. 丁—铁矿输往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P1、P2为等压线,P1、P2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示为北半球,P1>P2,则O点风向为 ( )
A. ④或⑤ B. ③或④ C. ⑥或⑦ D. ⑤或⑥
【2】若图示为高空等高面,P1<P2,则O点风向为 ( )
A. ③或⑦ B. ①或⑧ C. ⑦或⑧ D. ②或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图中②线仅用了20天。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③线)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下图完成问题。
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 )
A. 第一次航路长 B. 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C. 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 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地区沙化面积近60万亩,并以每年3至5米的速度向外蔓延。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造成该区域土地沙化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围湖造田
B. 水土流失
C. 人口迁出
D. 全球气候变暖
【2】土地沙化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有( )
A. 湿地规模扩大
B. 降水减少
C. 农业减产
D. 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石家庄市原来只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从此,石家庄成为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而正定县于2009年被纳入石家庄市区规划,成为石家庄新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石家庄市得以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
①为铁路干线枢纽,客货流量大 ②河北省省会设在石家庄市 ③石家庄市位于军事要道上 ④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上述事实说明了( )
A. 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B.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
C. 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 能否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向家坝—上海±80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电流等级最大、输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能源领域取得的世界级创新成果。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图中长治—荆门线路输送的是( )
A. 火电 B. 天然气 C. 水电 D. 煤炭
【2】向家坝—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建设的意义是( )
A. 有助于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高压输电,同时保护土地资源
B. 缓解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长期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当地大城市的环境质量
C. 解决沿线广大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减少了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冲击
D. 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改变了东部地区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