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冻害指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伤害常发生的冻害有越冬作物冻害、果树冻害和经济林冻害等.如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一年中冻害发生频次等值线分布图.
(1)分析A地成为我国冻害高发区之一的主要原因.
(2)为该地提出防治冻害的措施.

分析 (1)低温冻害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其直接原因是强冷空气的活动,如:寒潮.A地成为我国冻害高发区之一的主要原因,需要先确定A地的位置,再分析该地冬季气温低,冷空气强烈的原因,
(2)防治冻害的措施要根据冻害的原因和危害进行针对性总结.

解答 解:(1)从图中看,A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我国冬季风的源地在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我国西北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强;经济较发达,受冻害影响经济损失大.
(2)强烈降温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尤以秋季和春季对农作物危害最大;故防冻措施为:培育耐寒品种,提高作物抗冻能力;加强作物的冬前管理,减少冻害的损失;充分利用局地小气候调节温度等.
故答案为:
(1)A地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受冬季风影响时间较长;该地区经济较发达,受冻害影响经济损失大.
(2)培育耐寒品种,提高作物抗冻能力;加强作物的冬前管理,减少冻害的损失;充分利用局地小气候调节温度.

点评 本题考察的是自然灾害的原因和防御措施,这是一种高考的常考类型,在回答成因时要注意灾害发生的区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2)碳循环环节④的量增大,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为减少环节④的排放,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角度献计献策.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控制碳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
(3)图中N→M→P→L过程属于海陆间水循环.该循环的地理意义有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促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地球各圈层及陆地海洋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迁移;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  )
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低温冻害主要是因为强冷空气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分布图,其中A地每年4月前后极易形成“倒春寒”天气,造成水稻大面积烂秧、死苗和果树开花座果率低之灾,其它春种作物生长发育也受到严重影响.

试分析A地成为我国受低温冻害较为严重的区域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2015年12月10~12日新疆北部普降大雪,部分地区出现“风吹雪”现象.“风吹雪”现象是由气流挟带起分散的雪粒在近地面运动的天气现象,有较大的危害性.图1为新疆地形图,图2为“风吹雪”现象出现的气象条件示意图.

分析阿拉山口“风吹雪”现象严重的原因并说明该现象对公路交通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增加耕地面积B.增加就业机会C.降低环境污染D.改善交通拥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2015年3月15日,国家总理答记者问时提出“节能减排仍然是本年度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观点.这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
A.地理环境决定论B.人定胜天C.天人合一D.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