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日期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中B点是
 
时,昼长
 
小时,A、B、C三点中白昼最短的是
 

(3)A、B、C三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4)此时悉尼是
 
(季节),昼夜长短情况为
 
,昼夜分布规律为
 
以北半球为例)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及计算
专题:
分析:从图中逆时针的自转方向,推得该图是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日照图上地方时的确定: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6 时,昏线与赤道上的交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是18 时;②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将昼半球等分的经线)的地方时为 12 时,和正午相对的另一条经线(将夜半球等分的经线)地方时是24时或 0 时;③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方向经度每增加1°,地方时增加4分钟;④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赤道上日出时刻是6点、日落时刻是18点.
从0°经线算起,向东、西各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属于西经.
在日照图上,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孤两部分,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决定昼长和夜长.弧长15°为 1小时.求昼长一般从晨线与经线的交点起到昏线与经线的交点止之间的弧度就是昼长,即昼弧÷15°=昼长时数,24小时-昼长时数=夜长.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到日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夏至日时,昼长达一年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
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南北半球季节、昼夜长短情况相反.
解答: 解:(1)北极圈及其以北极昼,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23°26′N,图中C点位于赤道,正值日出,地方时是6时,经度为135°W,地方时12时的经线为45°W.
(2)图中B点地方时是21时,昼长18小时,A、B、C中,C纬度最低,昼最短.
(3)A、B、C三点昼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BAC,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CAB.
(4)此时悉尼是冬季,昼短夜长.北半球夏至日时,昼长大于夜长,昼长达一年最大值,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故答案为:
(1)6月22日    23°26′N,45°W
(2)21  18    C
(3)BAC   CAB
(4)冬季    昼短夜长    北半球夏至日时,昼长大于夜长,昼长达一年最大值,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涉及的知识点多而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但都是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在位置冲沟(流水侵蚀形成)最发育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按以上要求装好雨棚,全年正午有太阳光线射入室内的时间为(  )
A、半年B、近8个月
C、10个多月D、全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因受对应风带或气压带的影响,(  )
A、①地区降水会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B、④地区降水分配均匀
C、⑦地区由西向东,风带影响减弱,降水呈减少趋势
D、⑥地区因风从陆地(西)往海洋(东)吹,所以降水稀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里山、日月潭目前不是世界遗产
B、翠玉白菜中因有一颗白菜化石故名
C、翡翠的硬度等级一般要比滑石低
D、翡翠矿床分布的区域地壳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L2两点Q1、Q2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完成9-10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此季节甲地(  )
A、受副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B、河流进入丰水期
C、气候高温多雨
D、昼长夜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若图中日期为2日和3日,则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的区时)是(  )
A、2日10时40分
B、2日13时20分
C、3日10时40分
D、3日13时2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