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3,5

(1)(年均温较低,)年变化(年较差)较小,因为海拔高,地处热带(低纬

    度地区);日变化(日较差)较大。 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

增温快,夜晚散热快(按高度推测日最低温度可能降至0℃及以下)

(2)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一3月或12月

至次年3月).

(3)低温、冻害,夜间;洪涝灾害,夏季(雨季、l一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旱灾,其他季节(4一12月或4—11月,答春、秋季即可得分).

(4)(沟渠、水槽与高台交织,)排水通畅利于雨季防洪,灌溉方便利于早季抗旱:水体增温和降温的速度比陆地馒,因此,增大水体面积,并使水面与高台(合理)交错分布,可减小气温变化幅度,尤其可提高夜间温度,有效减少低温、冻害对高台农作物的损害。


解析:

(1)题由图a可知该湖位于南纬16°在热带,且海拔较高,故D 湖的气温年较差较小,日较差较大。(2)题由图b可知降水集中在夏季,且降水总量在600毫米左右。(3)题结合地理纬度、海拔高度和降水柱状图D湖沿岸地区发展耕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冻害,夏季有洪涝灾害,其他季节有旱灾发生。(4)题由图c可看出该农耕系统沟渠、水槽与高台交织,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并能改变局地小气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人口数量、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必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影响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材料一:下图是汾河上游流域的区位以及地形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是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以及环境状况表。

汾河上游流域自西汉到清代人口、经济和环境发展状况

项目

西汉

人口数量(万)

3

5.9

7.8

5.9

24.4

人口密度(人/km2)

0.38

0.75

0.99

0.75

3.09

城镇(个)

1

6

6

7

7

耕地面积(万顷)

1.65

3.25

4.29

3.13

10

森林面积(万顷)

5.3

4

3.2

1.2

0.29

覆盖率(%)

70

50

40

15

4

畜牧业程度(%)

100

90

70

20

10

工矿业(个)

0

1

0

2

3

灾害频率(次/百年)

0.1

1.2

1.3

1.5

4

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流域的河谷特征是________。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草原、荒漠

(2)该流域蕴藏的矿产资源最可能是________。

A.铁矿                       B.石油 

C.煤炭                       D.铜矿

(3)该流域人口、经济、环境三者从可持续到不可持续发展剧变发生在________时期,人口、经济、环境之间关系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流域的地理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该日北京的太阳高度变化的情况是                            (    )

4.关于天宫一号及其发射,有人做了如下推测,从地理角度看,不正确的是(    )

    A.从理论上来看,天宫一号应向偏东方向发射

    B.进入轨道后天宫一号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

    C.天宫一号经历的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D.进入太空后天宫一号受到的太阳辐射比在地球上强

5.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核不易危及人民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完成第3~5题。

3.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GIS技术对商业网点的选址具有明显的作用。下图示意某地不同行政区(Ⅰ、Ⅱ、Ⅲ区)人口数量、功能分区和单位面积的地价分布。同一行政区内各方格若功能相同,则人口数量相等;若功能不同,依商业、住宅、工业人口数量按3∶5∶2比例而定。读图完成问题。

(1)网格13和22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

A.3千人、2.5千人B.3千人、5千人

C.1.5千人、2.5千人D.6.75千人、5.5千人

(2)某连锁超市计划在Ⅲ区设立一个分店,最佳地点的网格代码为(  )

A.33B.34C.43D.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高考试文综地理真题(江苏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表l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12分)

                  表1

       ※为2005年数据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  _____    。(2分)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分)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  ;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人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分)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__________   。(2分)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l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最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  ____________倍(取整数)。(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