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北上蒙古、西去宁夏,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走西口。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材料三 表1?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走西口对Q地产生的影响。(4分)
(2)读图甲,我国一条重要的河流流经Q地,请描述此河流在该河段的水文特征。(8分)
(3)据图乙、表1分析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8分)
(4)与法国R地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6分)
(1)开发土地(1分)带去了农耕技术(1分)缓解了劳动力不足(1分)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交流(1分)
(2)水量较大(2分)季节变化大,主汛期为夏汛(2分)有结冰期(2分)有凌汛(2分)
含沙量较小(2分)水流平稳(2分)(6选4)
(3)①R地海拔较低;(2分)②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4分)③R地处沿海,Q地处内陆(2分)(共8分)
(4)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②劳动力丰富廉价;③冬天气温低,病虫害少。④土地租金低(4选3)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材料可知: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山西迁往人口稀少的蒙古、宁夏一带,Q地(宁夏)为人口迁入地,所以山西人的迁入,可以开发土地,带去了农耕技术,缓解了劳动力不足,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交流。
(2)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要素主要有水位、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能蕴藏量、汛期,是否有凌汛等。据图可知,该河流为黄河上游段,水量较大、季节变化大,主汛期为夏汛,有结冰期,由于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所以有凌汛,含沙量较小,由于流经的是宁夏平原,水流平稳。
(3)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等。①R地海拔较Q地低;②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③R地距海近受海洋影响较大,Q地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4)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土地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气候:(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源(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因素: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交通: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科技、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等。贺兰山东麓地区与法国R地葡萄园相比,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②劳动力丰富廉价;③冬天气温低,病虫害少。④土地租金低。
考点: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河流的水文特征、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农业区位的分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 、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A 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 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 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 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 水平,二者的关系是 。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吉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 、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A 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 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 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 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 水平,二者的关系是 。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广东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城市的 “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迁移,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 图是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 等国家,这种现象,称之为 ,分析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5分)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 )(2分)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城市的“空心”现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二:“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 、 、
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为 。
(2)有关材料一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
A 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 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 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 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 水平,二者的关系是 。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达国家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