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我国某地区的自然景观综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地区,说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2)判断该地区河流出现汛期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分别是什么?

(3)经过20世纪大规模采伐,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导致环境的整体变化。这些变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8分)

(4)该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多的地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问题。

(1)图中E、F代表的地震波类型分别是:E_______, F_______。

(2)E和F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大陆地面下__________千米处速度明显加快,说明这里存在一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M叫__________。

(3)在地下2900千米处,这里存在另—个不连续面,这个不连续面G叫_______。

(4)在地球内部圈层中,M和G之间为___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外核的物质接近_______态,因为_______波不能通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美两国每公斤纺纱成本价(单位:美元)对比表,完成下题。

1.导致美国每公斤纺纱成本较低的因素有

①劳动力价格 ②贸易壁垒 ③原料价格 ④优惠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若中国纺织企业赴美国建厂,可能出现

A、中国工业化水平下降 B、促进美国的产业升级

C、产品的质量提高 D、企业的成本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合肥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1996—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及原煤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1.针对图中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石油战略储备,降低对外依赖性

③加强国际合作 ④积极开发新能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2000年以后图中两条折线的变化出现差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 煤炭出口量增加 B. 原煤价格高导致消费量减少

C. 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D. 煤炭利用率提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合肥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西南某地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原始生态相比,人工橡胶林会使得

A.由于植被覆盖率下降,蒸发、蒸腾作用减弱

B.降水减少,气温变化幅度减小

C.雨水下渗量有所减少

D.植被吸收营养物质减少,土壤肥力有所增加

2.有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当地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变化是

A.流量减小 B.冰期增长 C.枯水期流量减少 D.泥沙含量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影响大陆沿岸荒漠的南北延伸

B. 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

C. 冷海水上泛,形成著名渔场

D. 该洋流可能是本格拉寒流

2.

A. 活跃了海陆间水循环

B. 缩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C. 可能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D. 沿岸受其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⑦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②——外力作用 B.③——固结成岩作用

C.④——地壳下沉 D.⑤——高温熔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贵州、广东等八省市都有石漠化现象,其中以贵州最为严重,严重地区甚至是大面积岩石裸露,寸草不生。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图示人为因素比重最大的可能是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城市、交通建设

C.过度放牧 D.过度樵采

2.图中气候类型最多的省区

A.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

B.纬度较高,南北跨度较大

C.以热带、温带气候为主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图中M省区适宜发展的特色农业是

A.棉花、基塘农业、蔬菜 B.花卉、茶叶、中药材

C.乳品、肉羊饲养、甜菜 D.天然橡胶、葡萄、马铃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安徽黄山屯溪第一中学高三上月考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2.“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