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上的塔里木河曾多次改道,下游几度断流,造成被誉为“沙漠神木”的胡杨林大片枯死,现在塔河两岸恢复的绿色生命得益于塔里木河输水工程,即便这样,水依然是这里最宝贵的资源。塔克拉玛干地区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却在2500~3500毫米之间,是世界上年降雨量最少的干旱地区之一,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处在风沙中。
(1)分析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干旱的原因。(4分)
(2)简述该地区大规模种植棉花和西红柿且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4分)
(3)你认为在炎炎的夏日塔里木河沿岸绿洲的人们大多希望晴朗天气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6分)
(4)列举干旱的气候对本区地理环境(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8分)
(1)(4分)塔里木河距海遥远,且有地形阻挡,受海洋水汽影响小,所以气候干旱。
(2)(4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的积累。
(3)(共6分)观点一:合理(2分);该河流是内流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高山冰雪融水(2分);晴朗的天气下,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会给河流和绿洲带来宝贵的水源(2分)。
观点二:不合理(2分);该河流域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干燥(2分),人们喜欢阴雨天气,可以带来降温和降水(2分)。
(4)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多风成地貌;河流多为内流河,流程短,流量小;土壤发育差,有大面积荒漠土;植被以荒漠为主,植被少;农业生产在有水源地区,发展灌溉(绿洲)农业,农业区、交通线、人口和城市沿山麓和河流分布。
(任答四点,得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要明确塔里木河所处的地理位置,据此进行分析。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而且四周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天山、帕米尔高原等高大地形的阻挡,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小,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2) 塔里木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强;该地区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和西红柿等农产品养分的积累,所以棉花和西红柿品质优良。
(3)本题是开放性问题,能够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与应用能力,只要观点与理由一致,理由能够说明观点即可。观点一:合理;该河流是内流河,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晴朗的天气下,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会给河流和绿洲带来更多宝贵的水源。观点二:不合理;该河流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高温干燥,人们喜欢阴雨天气,这样可以带来降温和降水。
(4)自然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影响制约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的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地貌多为风成地貌;气候干旱,河流多为内流河,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小,流程短;植被以荒漠为主,植被少,土壤发育程度差,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有大面积荒漠土;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地区,多发展灌溉(绿洲)农业,农业区、交通线、人口和城市沿山麓和河流分布,水源是影响人口、城市、农业、交通等分布的主要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1)该区域属于 (气候类型),该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该气候夏季降水特点是 (6分)
(2)该区域主要以 (地形类型)为主,图中居民地处 (山体部位名称)附近。居民点附近的河流流向为 。该河流上游地区集水区面积较广(6分)
(3)该区域当暴雨来临时,河水暴涨,引起水流泛滥,造成 灾;降水过多淹没农田,使农作物绝收,造成 灾。
(4)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四川资阳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新疆全区的环境承载力为16人/平方千米,目前其人口密度为13人/平方千米。下图是我国各省人口迁入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新疆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A.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B.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C.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D.是人口的迁入地区,说明环境承载力大
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新疆是西部人口迁入最多的省区,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
B.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交通条件的改善
C.改革开放前,人口总是自觉的从东部移向西部
D.改革开放以来,民工的输入地主要是上海、广东、四川等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四川成都高三摸底(零诊)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蒋问题。
材料一 图A是美国部分地区图。
材料二 图B中甲地到乙地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也是北黄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坷流。
(1)与同纬度欧洲西部比较,美国中部平原气候大陆眭强,试分析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推断甲、乙两地农业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3)结合材料,简述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的自然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四川成都高三摸底(零诊)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日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
2.导致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A.水热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
C.海运交通便利 D.科学技术发达
3.日本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其原因主要是
A.人均耕地少 B.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
C.河网稠密 D.耕地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块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长春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四个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A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亚热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B.黄土高原区,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
D.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2.有关B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变率大,水资源缺乏
B.低山丘陵,土壤为红壤,肥力低
C.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河流补给以冰雪补给为主
D.陇海线、京沪线、浙赣线经过本区
3.有关C、D两地区比较,正确的是( )
A.C地区地形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昼夜温差小
B.D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昼夜温差大
C.两地区畜牧业以家畜饲养畜牧业为主
D.两地区都主要是外流区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长春市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中国攀枝花工业区(甲)和德国鲁尔区(乙)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两工业区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能丰富
C.铁矿资源丰富 D.廉价劳动力丰富
2.从图中看,两工业区钢铁工业生产的共同运输方式是( )
A.海洋运输 B.管道运输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吉林白城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北京重点中学高三8月开学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长岛(南岛)位于渤海海峡,地处渤海、黄海分界线。图为北京和长岛气温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长岛(南岛)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
(2)与北京相比,说明长岛气温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