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约为53%,8%的人从出生就开始讲普通话。场合越正式,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越高;其中在家讲的最少,在单位最常用,目前方言还是家庭成员最主要的交流语言。多数人学普通话最主要的困难是“周围的人都不说,说的机会少”和“口音不好改。”此外,全国95.25%的人平时主要书写简化字,3.84%的人简化字和繁体字同时使用:国家有明确的法规促进普通话的普及,在普通话的普及过程中,其文化扩散类型主要是

A.迁移扩散           B.刺激扩散       C.等级扩散       D.传染扩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活题巧解巧练·高考地理(第二轮) 题型:022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1年3月29日《中国青年报》登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人口为129533万人(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岛等岛屿的人口),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6.09%,每10万人中有大学程度的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为3611人,文盲率由1990年的15.88%下降为6.72%;10年来,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07%。

  材料二  对地球能养活多少人的问题一般用环境承载力或资源人口承载力来衡量。就后者的研究来看,大部分是针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即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特定技术水平下,作为土地资源承载力核心的土地生产潜力主要取决于土地资源面积的大小及质量。人均土地面积少于一定数量的国家或地区将无法实现农产品自给,一般认为人均耕地面积警戒线是0.053公顷。我国有关学者的报告认为,我国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的极限是16亿人。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与耕地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1)人口普查是一项极其重要的________的调查,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2)1987年我国决定以后每隔________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  ]

A.10

B.12

C.14

D.16

(3)我国人口在数量和增长上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使人口与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同________和________相协调,我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制定了关于人口的基本国策,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城乡人口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但我国是世界城镇人口________的国家。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5)目前我国人口地区分布________,以________线为界的________地区人口稠密,________地区人口稀少。

(6)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没有按期开展的三个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近10年来我国计划生育成绩显著,表现在: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8)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_____受到的压力过大,________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________的危险。特别是________国家这个问题最为突出。

(9)为什么环境人口容量一般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来衡量?我国目前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如何?从人口方面看,应采取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十一五”纲要的重点,也是今后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a中阴影表示我国耕地的集中分布区,简述这些地区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

   (2)面对我国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趋势,针对图b中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为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亿亩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材料一  如果把北宋看作小麦经济和水稻经济的分水岭,我们会发现,水稻接掌中国农业后,中国统一王朝的更迭周期比过去延长了。从历史上的人口数据来看,北宋以前中国人口从未超过六千万,但是北宋以后人口急剧增加,到清朝末年达到了4亿。北宋以前的3 000余年间,中国的人口、经济集中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社会经济繁荣,相对于北方游牧民族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游牧民族虽然屡次南侵,却始终不能深入到帝国的纵深地带。但北宋以后,由于经济重心转移到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人口大量南迁,使中原地区变得空虚起来,给了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机会。北宋与辽、南宋与金的恩怨就是这种状况的写照。随后,蒙古和满族也都先后成了中国的统治者。我们似乎很幸运,在我们的文明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我们利用水稻这种植物成功地应付下来,使历史发展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我们始终守着最让人感觉踏实的农业,无论商业还是工业都显得没什么必要,甚至是不务正业。于是,机会在贫瘠的小麦田陇中到来,很快又从肥沃的水稻沟渠中流走了。

                             一一以上材料均摘自张博文《小麦与水稻的接力赛》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水稻经济代替小麦经济掌握农业后产生的历史作用。(10分)

材料二  中国国土资源部2007年4月12日公布了2006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逼近18亿亩的红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坚决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

 (4)结合图b和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说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调查结果显示,全国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约为53%,8%的人从出生就开始讲普通话。场合越正式,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越高;其中在家讲的最少,在单位最常用,目前方言还是家庭成员最主要的交流语言。多数人学普通话最主要的困难是“周围的人都不说,说的机会少”和“口音不好改。”此外,全国95.25%的人平时主要书写简化字,3.84%的人简化字和繁体字同时使用: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体现了文化的

A.空间性             B.时代性         C.功能性         D.稳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