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 游客出发前观察图甲,判断图示地区的河流流向特点是
A.多数从西流向东 | B.从四周流向中部 |
C.多数从南流向北 | D.从中部流向四周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1:2000000 | B.1:1000000 |
C.1:250000 | D.1:125000 |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图示区中部高,四周低,结合图中山谷的分布,可以判断,图示区河流流向由中部流向四周。D对。A、B、C错。
【小题2】读图,根据图示等高线数值,判断M的海拔高度在100-200米之间,N地的海拔大于等于800米,图中MN线要经过两处大于800米的地方。所以曲线中只有①对。A对。B、C、D错。
【小题3】根据比例尺与面积的关系,在实际范围不变的情况下,比例尺大,图幅面积越大,比例尺放大一倍,图幅面积扩大四倍。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比例尺扩大,就是分母减小,比例尺扩大一倍,就是分母变成原来的一半。即原图比例尺为1:5000 00,新绘制的地图比例尺为 1:250000,C对。A、B、D错。
考点:等高线图,剖面线图,比例尺 ,地图基本知识。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有关中国自然区域内部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地区因降水较少,故只能发展一年一熟的农业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部因距海相对较近,降水相对较多,故可适量发展旱作农业 |
C.秦岭—淮河以南的华中区、华南区因夏季雨热同期,光水热充足,故它们均可发展水田农业 |
D.青藏高寒区只有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有农业的发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B、C、D依次代表( )
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 B. 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
C. 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D. 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
【小题2】关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前提,所以只要经济数量能提高,环境治理可以以后再考虑 |
B.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所以只要社会平等自由了,生活质量可以适当降低 |
C.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所以要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 |
D.可以按先后顺序、分阶段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导人们的行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南方某流域等高线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河流综合治理中A地的主要作用为
A.养殖 | B.改善气候 | C.分洪与蓄洪 | D.立体开发利用 |
A.加强流域内植树造林 | B.在甲河上游修建水库 |
C.下游退耕还湖 | D.修建和加固河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欧洲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欧洲固体降水占年降水量百分比的分布特征是( )
A.由西北向东南减小 | B.由西南向东北减小 |
C.由西南向东北递增 | D.由低纬向高纬减小 |
A.A处等值线向南突出主要受地形影响 |
B.A处等值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
C.B处等值线闭合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
D.B处固体降水占全年降水百分比可能是10%~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下列两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
【小题1】两水域附近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 ( )
A.淡水资源 | B.渔业资源 | C.石油、天然气 | D.煤炭、铁矿 |
A.四条河流全年皆可通航,航运便利 |
B.光照和热量丰富,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
C.四条河流都是外流河 |
D.都可能存在土地沙化和次生盐碱化问题 |
A.M=N | B.M>N | C.M<N | D.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a=b=c=d | B.a>c>d>b | C.b>d>c>a | D.c>b>a>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科罗拉多大峡谷为大自然的沧海桑田提供了证据, 被誉为“活的地质教科书”。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各个时期的地层,图A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照片”,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科罗拉多大峡谷谷壁的岩石对应图B中
A.② | B.③ | C.④ | D.⑤ |
A.沉积作用—地壳运动—流水侵蚀 | B.流水沉积—地壳运动—风力侵蚀 |
C.地壳运动—板块张裂—风力侵蚀 | D.泥沙堆积—板块张裂—冰川侵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