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由长江和汉水冲积形成,区域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物产丰富,美丽富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江汉平原的农田生态的稳定已受到严重危害,湖泊大面积萎缩等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据材料分析江汉平原农业生产带来的突出环境问题,并提出治理湖泊萎缩的主要措施。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石家庄辛集中学高三上第三次阶段测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般对流层的气温是近地面较高, 且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而气温状况在一天中的不同时段 也会有差异,有时甚至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逆温。图 4 为同 一地点在某日清晨、上午、午后及夜间四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大气垂直气温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丁曲线 越接近地面气温越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越接近地面风速越小,大气热量不易散失
B.越接近地面空气尘埃越多,尘埃能吸收太阳辐射
C.越接近地面空气密度越大,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多
D.越接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越多
2.如果该日形成大雾,则表示水平能见度最低时段的曲线是 ( )
A.甲曲线 B.乙曲线 C.丙曲线 D.丁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高二上联考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城市郊区某年不同年龄人口迁移数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城市郊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A.成年人口以迁出为主
B.老龄人口以迁人为主
C.迁人人口数量小于迁出人口数量
D.少年人口以迁人为主
2.如果上图所示人口迁移状况持续下去,则该市
A.郊区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年轻化
B.郊区人口性别结构将会严重失衡
C.中心区人口年龄结构将趋于年轻化
D.中心区人口性别结构将会严重失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几年“滴滴打车”在中国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发展迅猛,打车软件将“互联网”和“交通’’融合,这种出行模式对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与该模式相关度较低的行业是( )
①电子商务 ②商业地产 ③汽车维修 ④交通运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互联网+交通”的经济模式主要利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
A. GIS与GPS B.RS与GPS C.GIS与RS D.数字地球与R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单独二胎”、“全面二胎”政策提出实施后我国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算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上图分析,2013-2020年,下列有关我国的说法不一定正确的是( )
A.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B.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一直下降
C. 出生率会略有所上升 D. 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
2.实施“单独二胎”“全面二胎”政策后十年内,我国( )
A. 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 B. 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 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D. “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上学期统一调研测试高三文综地理 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第十二届昌平区苹果文化节上,市民们见到树体矮小、幼童伸手可摘的苹果树。“矮化密植”技术使果树树冠缩小,结果更早、更多、含糖量更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矮化密植”技术
①充分利用了光热条件 ②提高了土壤肥力
③降低了科技投入 ④改良了作物品种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近年来京郊农村纷纷举办集商贸、旅游一体的“文化节”,该模式主要基于
A. 政策支持 B. 民俗传统 C. 技术进步 D. 交通改善
3.本届苹果文化节上还引入“互联网+”的形式,大量苹果微店的开通
A. 拓展了销售市场,提高了经济收益 B. 宣传了苹果文化,提升了市民素质
C. 应用了网络技术,提升了政府业绩 D. 便利了产销沟通,提高了产品价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灵宝实验高中高三第一次大练习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5年农业部公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流转中流转的是土地的经营权,其原有承包关系不变。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下图为“2008——2013 年我国土地流转状况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我国土地( )
A.流转比例未来还会增加 B.流转比例 2012 年最低
C.流转面积先降后增 D.流转增速持续增快
2.导致我国土地近年来流转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B.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C.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D.农业科技的进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 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国早在秦汉年间就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图4所示),它是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至今,“二十四节气”对生产生活仍然在发挥基础指导作用。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长江流域 B. 黄河流域 C. 珠江流域 D. 辽河流域
2.
A. 冬小麦 B. 玉米 C. 春小麦 D. 水稻
3.
A. 惊蛰至清明 B. 小满至小暑 C. 大暑至处暑 D. 大雪至小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唐山开滦第二中学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中,表示①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A.a B.b C.c D.d
2.下列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洋流①携带的冰山常危及航行安全
B.洋流②延长了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
C.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②③两海域之间
D.洋流④对欧洲西部气候的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