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寒冷干燥有利于有机质分解 B.湿冷环境有利于红壤的发育
C.高温多雨的地区风化壳较厚 D.光照对土壤的形成没有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河南省百校联盟高三9月教学质监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气降落的雨水或雪水中的一部分通过蒸发回到大气,另一部分渗透到地下成为地下水,其余的1/3水体形成地表片状水流。片状水流方向受地面起伏影响大,无固定流向,为网状细流。下图示意坡面片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当降水量相同时( )
A.地表起伏大,坡面水流慢 B.地表物质疏松,坡面容易侵蚀
C.岩体破碎多,坡面径流大 D.降水强度大,坡面下渗多
2.片流对地表形态影响最显著的地形区是( )
A.东南丘陵 B.黄土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华北平原
3.治理坡面片流最有效的措施是( )
A.筑坝淤地 B.修建水平梯田 C.种植植物篱 D.建设草方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 “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白水河干流的流向为__________;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范围是__________。(4分)
(2)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4分)
(3)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点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宁波市等十校高三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亚马逊河口有一个世界自然奇观--涌潮,它与我国的钱塘江大潮不相上下。巴西人把亚马逊涌潮称为“波波罗卡”,大涌潮波高4-5米,时速达20多千米,1月份溯河而上最多可达200多千米。每逢涨潮,涛声震耳,声传数里,气势磅礴。
材料二
里约热内卢当地时间(西三区)8月5日20点,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马拉卡纳体育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虽然没有雄厚的财力作为支持,但巴西人以“绿色环保、拯救地球”作为开幕式主题,将亚马逊雨林搬上舞台,依旧为世界人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奥运会开幕式。
材料三
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地区,但是这片珍贵的雨林由于人类的农耕和放牧活动正变得越来越小。根据目前人类的活动和气候变化,科学家预计未来20年内40%的亚马逊雨林将被彻底毁坏,20%的雨林将严重退化。
(1)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水热充足,但人口较为稀少,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而此处全年风力较小的原因是 。(2分)
(2)分析亚马孙涌潮能上溯200多千米的原因。(3分)
(3)开幕式开始时,北京天安门的旗杆日影朝向 。此后半年,天安门旗杆的正午日影长短变化是 。(4分)
(4)结合图示地形和所学知识,说明南美洲热带雨林为什么分布如此之广。(3分)
(5)列举保护雨林的有效措施。(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宁波市等十校高三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完成下列问题。
1.华北农作物的熟制为
A.两年一熟 B.一年一熟 C.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D.一年三熟
2.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主要是因为
A.华北地处温带,不能种植常绿林 B.冬季落叶后,可获得较多光照
C.夏季树叶较多,能增加空气湿度 D.阔叶林成熟以后,可提供木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浙江省宁波市等十校高三联考地理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上海的人口容量大,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能源丰富 ②经济发达 ③科技水平高 ④消费水平高 ⑤开放程度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西藏日喀则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积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泾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A.1~3月 B.3~6月 C.6~9月 D.9~12月
2.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A.径流量增大 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 D.河床展宽
3.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江西玉山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
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
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
下列各题。
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2.“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
3.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贵州匀一中高二上册开学质量检测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甲 | 乙 | 丙 | 丁 |
昼长差 | 0 | 5小时30分[来 | 13小时56分 | 24小时 |
1.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丁丙甲乙 D. 丁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