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某大陆中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A区域的最可能的植被类型是( )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D. 温带草原
【2】形成从A到B 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分 B. 光照
C. 热量 D. 地形
【答案】
【1】 C
【2】 A
【解析】
试题
【1】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A地位于中纬度大陆的东岸,形成气候最有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答案选C项。
【2】从A到B自然带呈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分布,主要是由于海陆位置不同导致受海洋影响不到,水分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自然带呈现有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答案选A项。
(一)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其成因、表现如下图所示:
(二)掌握判定地带性规律的方法
判定地带性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而言,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这种分异规律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从山麓向山顶更替的是垂直地域分异,如喜马拉雅山等一些高山地区自然带的分异。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民网2010年8月15日电,巴拿马运河在扩建中迎来96周年。现在,巴拿马运河由巴拿马政府拥有和管理,属于水闸式运河。利蒙湾的东、西两面都有海防堤。每年大约有1.2万至1.5万艘来自世界各地的船舶经过运河。2012年巴拿马运河年收入为10.43亿美元。苏伊士运河年收入超过52亿美元。下图为巴拿马运河区域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正确叙述是
A. 该运河为北美与拉丁美洲的分界线
B. 该运河的长度可超过200千米
C. 运河穿过地区湖泊广布地势低平航行顺畅
D. 自东南向西北通过运河由太平洋进入大西洋
【2】与苏伊士运河比,巴拿马运河收入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巴拿马运河需设船闸,通航能力差②巴拿马运河所属国经济不发达③苏伊士运河位于亚、欧、非交通要冲,船只较多④苏伊士运河靠近石油主要产地,油轮较多⑤苏伊士运河河道宽,通航没有限制
A. ①③④ B. ①④⑤ C. ①②③ D. ②④⑤
【3】利蒙湾海防堤的主要作用是
A. 阻止大型鱼类进入,确保航运安全 B. 减弱大量海水倒灌,影响运河水质
C. 形成狭管效应,推动大船进入运河 D. 减少泥沙进入港区,保证大船停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代表图中等值线相应的数值,且a>b>c。据此完成以下两题。
【1】若图中曲线表示等温线,且弯曲是由洋流经过导致的,那么( )
A. m-n为寒流
B. q-p为寒流
C. q-p为赤道洋流
D. m-n属西风漂流
【2】若图中曲线表示等温线,X-Y为纬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处为陆地
B. p处是海洋
C. 此图表示南半球
D. 此图表示北半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要素分布范围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年均温分布范围最大的植被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 B. 草原
C. 阔叶林 D. 针叶林
【2】图中植被分布能体现经度地带性的是( )
A. 热带雨林、阔叶林、针叶林
B. 热带雨林、阔叶林、草原
C. 阔叶林、草原、荒漠
D. 阔叶林、针叶林、苔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阿勒泰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边缘,阿尔泰山脉中段南侧。2015年,来自挪威、瑞典、芬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0余位滑雪历史研究专家、学者联名发表了《阿勒泰宣言》,认同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滑雪地域,为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下面左图为阿勒泰市区航拍示意图,右图为紧邻阿勒泰市区的滑雪场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阿勒泰市的冰雪资源非常丰富,原因是
A. 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年降水量较大 B. 纬度高,降雪量较大,积雪期长
C. 季风的迎风地带,降雪量较大 D. 河流多,水量大,冰面宽阔
【2】当地居民至今仍广泛使用传统的毛皮滑雪板。该滑雪板用松木做板芯,滑行面用马的小腿皮包裹,马毛的方向朝后。这样制作该滑雪板的主要原因是
①轻便环保,成本低廉 ②向前滑走时马毛顺茬,增大滑速
③上坡时马毛逆茬,防止雪板向后倒滑 ④原料就地取材,容易获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阿勒泰市政府正在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业,目前该市已经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A. 经济发达,资金充足 B. 交通便利,便于周边国家游客出入
C. 人类滑雪起源地,知名度高 D. 本地滑雪运动爱好者众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甲、乙、丙自然带分布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经度地带性 B. 纬度地带性
C. 垂直地带性 D. 由低纬向高纬
【2】形成这种地域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海拔 D.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皖南山区西部的黟县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当地古建筑均为粉墙青瓦,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素有“东方古代建筑艺术宝库”的美誉。以大学生为主的写生游客定期来此,每次平均10天左右。下图为写生游客满意度—重要性示意图。
请说明黟县吸引写生游客最主要的原因,并写出进一步发展黟县写生旅游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我国北纬35°-40°之间大陆上四地的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海拔高度 D. 洋流性质
【2】【2】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⑧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 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 ②、⑧两地位于季风区 D. 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3】【3】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 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 ⑧以水田农业为主 D. ④农作物以水稻和青稞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