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

小题1: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小题2: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小题3: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3:D

此图横轴表示不同年份,纵轴表示产业重心的经纬度,也就是产业重心随着年代的不同产生的转移。
第1题从左图看①向西,②向东,③有向西的趋势。从右图看①向南,②向南,③有向北的趋势,综合来看,①向西南,②向东南,③向北。因此可以确定②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优势应该在中部,而第二产业应该有明显的向西。所以确定①为第二产业,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一产业。故选B。
第2题从曲线起伏趋势可以判断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故选C。
第3题将左右图合并画成经纬网图描点可以得出①向西南,②向东南,③向北,即第二产业向西南,第三产业向东南,第一产业向北。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表中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l,完成下题。

小题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
小题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
小题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输水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近期透露,国务院南水北调第三次建委会确定了最新建设目标:东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通水;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为2013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年汛后通水。
(1)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2分)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2)南水北调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如图)(7分)
A.东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河至____(城市)。
B.中线调水路线:长江至____水库至____(城市)。
C.西线调水路线:____江和____江至____河。
(3)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缺水的地区(自北向南依次为)____河、____河、____河三大流域用水的紧张状况。(3分)
(4)试分析南水北调输水和北方用水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4分)
输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实施后(2分)
A.可彻底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B.可能造成南方缺水
C.可能使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上升,减少土壤次生盐渍化
D.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6)除南水北调外,我国大型的资源或能源的调配还有________、________,对调出区来说,是把____优势转化为____优势。(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2004年,山东省提出了“积极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口号,使山东由“经济大省”变为“经济强省”。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山东省实际利用外资来源地域构成
图5一35
(1)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应主要布局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以______和______为核心的城市。
(2)①、②、③的二次转移,其根本日的都是为了____;20世纪60一70年代①的转移和80年代②的转移,主要是以____型产业为主。
(3)从资料看,山东利用外资居前两位的国家是韩国和日本。简要分析山东省能够吸引日韩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有关人口、经济特征,据此回答1一3题。

1.与甲国特征最相似的国家是
A.日本        B.巴西        C.印度        D.澳大利亚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比重低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图中甲→丁箭头的含义最有可能是
A.人口迁移                      B.能源输出
C.劳动密集型上业转移     D.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下图示意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

图5一27
材料二   长期以来,广东、香港、澳门与珠江流域及周边8省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在交通运输、物资交流、能源开发、科研技术及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材料三   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图5一28
(1)工业的“二次转移”导致了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试分析这种“集群效应”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
(2)A、B两地间相互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
(3)简要说明“珠三角”与香港经济发展有何互补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在20世纪80年代,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在沿海地区。在90年代,这个指标略有改善,但基本状况并没有明显变化。截止到2002年底,外商在华累计投资中,在86%的资金投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14%的资金投向中西部。
小题1:根据材料,分析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落后的主要原因。
小题2:2008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简述“双转移”对安徽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能正确描述西气东输工程西端气源地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原因的是(  )
A.该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特别强
B.在地质史上,该地区气候湿润,植物繁茂
C.在地质史上,地壳运动激烈,给该地区带来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D.该地区有大面积的沉积岩分布,地质史上有机物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9.近年A、B两国加强资源跨区域调配,据图7判断所调配的资源可能是   

A.水资源  B.木材   C.石油   D.煤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