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北美地区示意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简述北美的气候特征。并根据图中位置和地形分布分析其形成原因。(14分)
(2)从白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条件。(14分)
(1)特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多灾害性天气。(5分)成因:人部分地区位于北半中纬度,(3分)东西部的山地阻挡了海洋上气流的深入。(3分)平原南北纵贯,有利于寒潮和飓风的深入。(3分)
(2)自然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降水比较丰富且雨热同期,有照好的灌溉水源。(6分)社会经济条件:人均耕地多,工业发达。农业科技水平高。(4分)
不利条件:寒潮飓风影嚷大,水旱突害频发。(4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南美洲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美洲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大部分处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
(2)南美洲西侧的大洋A是________洋,东侧的大洋B是________洋。
(3)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运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世界1月平均气温l0°C~22°C范围(适宜避寒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华南地区避寒的范围较小,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热量充足,1月温度较高
B.临近海洋,陆地面积小,年较差小
C.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造成的
D.由于受到南岭的阻挡,冬季风影响较小
小题2:下列属于避寒者高输出区的是                                                                   (    )
①北欧和中欧                  ②加拿大和美国北部              ③日本南部
④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⑤长江中下游地区                  ⑥俄罗斯远东地区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②⑥D.③④⑤
小题3:关于图中避寒区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高纬度寒流流经地区可以形成避寒区
B.地中海沿岸和加勒比海地区适宜避寒
C.赤道和热带地区的山地地区不适宜冬季避寒
D.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小题1:图中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是
A.④B.③C.②D.①
小题2:图中岛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
A.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B.沿海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D.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小题1:北海海域
A.海水盐度的季节变化大B.海水受污染的程度很小
C.渔业产量大D.位于美洲板块上
小题2:分布在甲、乙两地区的矿产分别是
A.石油、天然气B.铜矿、锰矿石
C.石油、锰结核D.煤炭、铁矿石
小题3:图中城市相对集中的地区是
A.乌拉尔工业区B.五大湖工业区
C.鲁尔工业区D.巴黎盆地工业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一1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
材料二:丹麦位置示意图(图左)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图右)
 
小题1: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气温变暖,降水变少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
C.气温变暖,降水变多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
小题2:对照右图,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中五个亚洲国家中与我国相邻的一组是:
A.①②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日本的气候与同纬度亚洲大陆相比(    )
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多B.冬季寒冷降水少,夏季炎热降水多
C.年较差大,降水多D.年较差小,降水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B.中南半岛河流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西高东低
C.大河都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
D.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注入孟加拉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