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城市蔓延”是指原来主要集中的中心区的城市活动扩散到城市外围,城市形态呈现出分散、低密度、区域功能单一,形成了具有城市远郊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所带来的新型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蔓延”现象存在的国家的特点是

A. 以第一、二产业为主B. 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

C. 劳动力极为短缺D. 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

2“城市蔓延”产生的影响是

A. 城市土地利用率降低B. 城市活动逐步集中

C. 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D. 居民居住条件恶劣

【答案】

1B

2A

【解析】

1根据材料,“城市蔓延”是指原来主要集中的中心区的城市活动扩散到城市外围,故出现“城市蔓延”的国家或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区域或发达国家。该类区域一般具有以第三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机械增长率较高,青壮年劳动力可能会短缺。据此分析选B

2由于“城市蔓延”是指原来主要集中的中心区的城市活动扩散到城市外围,故“城市蔓延”会导致中心区的城市活动向外扩散,城市活动不再集中,因此,城市中心会逐渐衰败,城市土地利用率降低,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水平下降,城郊之间的交通完善,居民移到郊区环境优美的地方居住,居民居住条件变好。据此分析选A

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与再城市化

1、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产业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其结果是城市人口和范围越来越大。衡量城市化的指标一般有两个:人口指标、用地指标。城市化水平以城市人口和总人口的比重进行计算。以上是从地理学、人口学和经济学视角的解释。另外,从社会学视角看,城市化也指人口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的都市化,总体上城市主义具有多元化、匿名性和世故、经济理性。当然,从文化学视角看,城市化与城市文明相对应,城市化指涉城市文化习性的统称。

2、郊区化:郊区化指城市市区人口向城市外围的郊区转移,在西方国家,这一过程往往与小汽车的普及密不可分。难以想象,没有高等级公路的建设、没有私家车的普及,郊区化便不可能发生。其具体表现形式是,这部分人在市区工作,在郊区居住,从而形成所谓的通勤带。这里的郊区便成为“卧城”,而晚上的市区则成为“鬼城”。当然,随着郊区各项功能的日渐完善,工作、生活和娱乐等设施的有效供给,部分人选择在郊区工作,这就是所谓的卫星城。

3、逆城市化:这一过程表征市区人口外迁的同时,郊区人口也选择外迁到更远的区域。换言之,市区人口的减少超过郊区人口的增加,导致整个大都市区人口的绝对减少。在西方国家,这一过程大体有两股催生力量:一是二战后形成的所谓的“baby boom”的一代(二战后,退伍士兵结婚组建家庭后对住房的大量需求);二是大量内城产业更新升级(“去工业化”过程)、产业发展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转型所带来的退休一族。

4、再城市化:这一过程主要描述一些西方城市为了规避老城出现的“空心化”问题,进行内城改造,通过文化复兴的手段使得老城重换生机,如以前废弃的仓库、码头、厂房被改造为一些极具后现代风格的文化展厅、咖啡屋、步行街、同性恋社区等。文化产业受到热捧。其中,嬉皮士主导的“绅士化”成为这一过程的典型代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媒体报道,2017年,一场在武汉、成都、西安等新一线城市间爆发的“人才争夺战”打响。2018年初北京、上海、天津等老一线城市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我国广大农村正承受人才流失之痛,空心化和老龄化严重。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通过产业发展、改善人居、建设生态文明等政策,平衡城乡发展。

材料二 借助“大学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在线落户”的宽松政策,西安市“抢人”战绩不俗:仅2018年1-3月,西安市累计新迁入人口21万,直逼2017年迁入人口总和。有的网友直言不看好西安,认为京沪若放开落户限制,人才将再次回流。

(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请列举措施谈谈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2)结合材料分析短期内大量人口迁入给西安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3)针对有的网友不看好西安,认为北京等一线城市若放开落户限制,人才将再次回流的观点,你认同吗?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一选修6: 环境保护]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藏北高原,是藏羚羊、野牦牛等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也是藏族传统游牧区。2005 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推行草场承包到户、退牧还草、草原生态保护,草场围栏快速增长,至2009年羌塘自然保护区草场围栏1457km2。2018 年6月15日启动自然保护区内围栏拆除工作。

分析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拆除天然草场围栏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8年的“清明节”,中国大江南北掀起了节日旅游热,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拜祖大典、祭奠先烈等活动体现了现代旅游特点的 (  )

A.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B. 旅游目的的娱乐化C.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2下列内容中,通过旅游业可以完成的是(  )

A. 发展教育B. 发展农业C. 回笼货币D. 提高科技力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中亚位于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中亚五国的共同特点是

A. 都与我国相邻B. 都是内陆国

C. 地形均以山地为主D. 河流全属于内流河

2美国一直加紧向该地区渗透,其主要目的之一是

A. 进一步打击恐怖势力B. 瞄准这里的油气资源

C. 建立、巩固军事基地D. 扭转国内经济下滑趋势

3中亚及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农民有在瓜田里放砾石的习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①防止土壤被大风刮走 

②这些石头里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矿物质 

③减少水分的蒸发 

④避免采瓜时脚陷在淤泥地里 

⑤增加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的积累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⑤D. 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3年6月,乌江梯级开发贵州境内最末一级沙沱水电站4台发电机组实现“一年四投”(四个机纽在一年内投入使用),乌江公司圆满完成乌江梯级水电开发任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乌江梯级开发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不包括( )

A. 水利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 阻碍城市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C. 水电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的发展D. 水库有利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兴修水坝在河流流域综合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一些国家兴起“废坝”运动,“废坝”的原因可能是( )

①航运条件变差

②河口海水倒灌,地下水质变差

③灌溉水源减少

④鱼类减少

⑤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海岸受侵蚀后退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Google公司发布推出了一款卫星影像地图服务新产品——Google Earth。通过互联网搜索指定的数据库,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清楚地找到自己家的房顶,同时精确地显示鼠标指针处所代表地点的地理坐标。

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对Google Earth软件的理解,正确的有( )

A. 应用的核心技术是GIS技术B. 真正实现了数字地球

C. Google Earth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RS、GISD. 方便人们分析区域的空间信息

2在海湾战争中,美国获取大规模轰炸的信息资料主要应用了( )

A. 遥感技术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技术D. 多媒体合成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煤改气”是指使用天然气替代能源利用效率较低、产生较多污染排放的燃煤。 2013年9月,京津冀地区的“煤改气”工程开始实施,预计2020年京津冀三省(市)城市燃气“煤改气”替代量为15亿立方米,工业燃料替代量为125亿立方米,发电替代量为60亿立方米。

分析“煤改气”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环境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通常人们把自来水叫做“上水”,把污水叫做“下水”,而将水质介于上水和下水之间的水称为中水,也被称为“第二水源”,城市再生水就是城市污水和废水经处理净化后,水质达到再生利用分类标准,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再生水利用可以

A. 促进各种水体更新,增加可利用水总量

B. 从根本上解决区域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

C. 减轻污水排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D. 改变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状况。

2我国下列地区中,亟需推广城市再生水利用的是

A. 塔里木盆地B. 华北地区

C. 东南沿海地区D. 青藏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