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下表回答下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约14——15亿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15—16亿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16.6亿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8—9亿 |
1.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是 ( )
A.约15—16亿 B.15.1亿——16.6亿
C.约8—9亿 D.约14——15亿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回答下题
1990年 | 2000年 | 2006年 | ||||
苏州 | 徐州 | 苏州 | 徐州 | 苏州 | 徐州 | |
GDP(亿元) | 202.14 | 112.84 | 1540.58 | 616.95 | 4820.26 | 1428.80 |
人均GDP(元) | 3617 | 1438 | 26692 | 6948 | 78801 | 15363 |
GDP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万平方米) | 111.41 | 318.92 | 85.27 | 76.43 | 54.25 | 8.9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被列入世界环保史册的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目前已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鱼塘基本稳定,而花基鱼塘面积明显增加,并且随着盆花的大量外销,花基、鱼塘已需要向其他鱼塘取泥。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1.导致该地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B.技术条件提高 C.当地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D.交通条件改善
2.基塘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的问题是
A.鱼塘内的塘泥逐年减多 B.当地工业企业对鱼塘的污染
C.调整劳动力的投入 D.布局向粤西地区的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22分)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4分)
(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多项选择) (3分)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3)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 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4分)
(4)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多项选择) (3分)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5)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至少答两点);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是 (至少答两点) (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年北京市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日益突出全球理念,倡导全球合作。
(1)分析90年代以来推出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6分)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
森林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作用示例表
(2)根据上表,概括森林的生态效益。(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辽宁省瓦房店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略图,回答各题
1.下列工业基地与其所在三角洲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京津唐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B.沪宁杭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乙三角洲 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甲三角洲
2.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缓解甲、乙三角洲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问题,两地都很重视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是
A.水能 B.太阳能 C.核能 D.天然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