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D.从欧洲迁往亚洲
小题2: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D.甲地优美的环境

小题1:C
小题2:A

试题分析:
小题1:二战后,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故世界人口迁移主要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故C项符合。
小题2:甲地的推力因素和乙地的拉力因素是导致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的主要因素,故乙地有较高的工资待遇成为乙地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拉力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进而分析目前的世界人口迁移方向。并能利用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分析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基于粤、苏、贵、桂四省区1990年的老年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经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2050年这四个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导致图中趋势不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省内人口迁移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小题2:今后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
①城镇     ②农村     ③发达省份    ④欠发达省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与往年不同的是2011年春节后,浙江、江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截留”农民工。据此完成题。
小题1: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A.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
B.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
C.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
D.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
小题2:关于“用工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
B.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C.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制约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是: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④⑤
小题2:表示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主要人口迁移的有:
A.①②B.③⑤C.②④D.②⑤
小题3: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最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蒙古B.澳大利亚、新西兰C.墨西哥、美国D.法国、德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大庆、攀枝花等城市兴起,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气候条件优越B.重大政治变革C.经济的发展变化D.矿产资源的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大学生暑假回家B.牧民上山放牧
C.由上海调往北京工作定居 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2000---2005年我国各省(市、区)实际人口迁入率、迁出率(以5 年为统计单位,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回答题。

小题1:造成图中A点所示省(市、区)人口迁移特点的原因最可能的是当地(  )
A.收入水平高B.自然条件恶劣
C.人口数量少D.经济落后
小题2: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
A.人口密度B.人口容量C.人口构成D.人口素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图甲为一漫画图,图乙为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甲漫画反映出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此问题。(4分)
(2)结合图乙,试分析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四大地区人口流动示意图5,回答问题。

小题1: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入量最大的是(         )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小题2:四大地区中人口流动量最小的是:(        )
A.东部地区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D.东北地区
小题3: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C.环境状况的变化
D.交通条件的改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