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各题。
1.甲处海底地形属(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沟
2.乙处洋流可能是( )
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D.千岛寒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3.2海水的运动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海水运动同能量来源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
A.波浪—密度差异
B.海啸—月球和太阳的引力
C.风浪—太阳辐射
D.洋流—海底地震和火山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2第四章 海气作用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分析下表,完成各题。
地区 | 气温日较差 | 气温年较差 | 最高气温月 | 最低气温月 |
甲 | 大 | 大 | 7月 | 1月 |
乙 | 小 | 小 | 8月 | 2月 |
1.关于甲、乙两地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均在北半球
B.甲、乙均在南半球
C.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D.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2.甲、乙两地气候( )
A.都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B.都具有明显的大陆性
C.甲具有海洋性,乙具有大陆性
D.甲具有大陆性,乙具有海洋性
3.甲、乙两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太阳辐射
C.海陆差异 D.洋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2第三章 海洋水体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沉没,海底原油向外泄漏。借助大风和洋流,浮油“魔爪”不断伸展,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上图(洋流模式示意图)中表示墨西哥湾暖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2第二章 海岸与海底地形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为某大洋海底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处地形为_________,B处地形是_________。
(2)从海底地形分布特点来看,A多分布在大洋的_________(部位),B多分布在大洋的_________(部位)。
(3)图中①②③④为大洋底部形成的四座火山,其年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4)图中A、B是海底形成的两类不同地形,请你说说其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2第一章 海洋概述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中的字母代表的是海上咽喉要道,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海上航运的咽喉要道的名称。
A是________海峡,沟通了________洋与________洋。
D是________海峡,处于________气候区。
E是________海峡,冬季由波斯湾运往欧洲的油轮,经过此处时________ (顺或逆)风。
F是________运河,其所在国家的重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
G是________运河,沟通________洋与________洋。
H是________海峡,I是________角。
(2)由C经B至东亚的航线是石油污染很严重的海域,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2第一章 海洋概述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完成各题。
1.图中A水域是( )
A.北海 B.南海
C.阿拉伯海 D.墨西哥湾
2.四幅图中属于边缘海的是( )
A.A图和B图 B.B图和C图
C.C图和D图 D.B图和D图
3.图中海峡是日本“海上生命线”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人教版高中测控2.1海岸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某地沿海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地形迥异,形成两地的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分别是A______,B______。
(2)C、D、E、F四处,______最有可能是港口; ______处最宜建海滨浴场,依据是______。
(3)河流中上游地区植被遭毁,对港口的主要影响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测控第三章旅游规划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山东省将各地旅游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包装,以“一山一水一圣人”来吸引游客,同时对各景区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整治和保护,如指派管理人员修缮景区内的建筑,提高服务水平,调整各景区的餐饮、住宿和接待规模。据此完成各题。
1.山东省把各地旅游资源统一规划和包装,其主要目的是( )
A.统一旅游设施配置
B.规范旅游收费行为
C.提高各地从业人员的素质
D.确保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营造山东省旅游特色
2.指派管理人员修缮景区内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
A.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对文物古迹造成一定破坏,景区管理部门要重视景区环境和景观保护
B.旅游活动中存在大量不文明的破坏行为
C.近年来,旅游者素质有所下降
D.由近年来游客对环境的要求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