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太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主要成分是氮B.体积巨大但质量较小
C.表面温度是6000℃D.能量来自核聚变反应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被称为“西方的香港”,使其成为国际性海港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处国际航道的要冲 B. 天然港湾有利于停泊
C. 周边地区的经济发达 D. 陆地交通线稠密便捷
【2】图中乙流域河谷地区是优质葡萄产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地形 B. 光照 C. 热量 D. 水源
【3】丙所在国被称为“烈日下清凉的国土”,对其影响较小的是( )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 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农科所对冬季昼夜温差大小与某反季节大豆新品种发芽多少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他们分别记录了12月1日至12月5日的每天昼夜温差与实验室每天每100颗种子中的发芽数,得到如下资料:
设农科所确定的研究方案是:先从这五组数据中选取2组,用剩下的3组数据求线性回归方程,再对被选取的2组数据进行检验.
(1)求选取的2组数据恰好是不相邻2天数据的概率;
(2)若选取的是12月1日与12月5日的两组数据,请根据12月2日至12月4日的数据,求出y关于x的线性回归方程=bx+a;
(3)若由线性回归方程得到的估计数据与所选出的检验数据的误差均不超过2颗,则认为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是可靠的,试问(2)中所得的线性回归方程是否可靠?
(注:=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不同地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 ①---风暴多发 B. ②---炎热干燥
C. ③---高温多雨 D. ④---通风散热
【2】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了
A. 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扩散 B. 地域文化的内向与含蓄
C. 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D. 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南亚主要农作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正确表示棉花、水稻、小麦三种作物的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甲、丙 D. 丙、甲、乙
【2】丁农作物收割后应立即
A. 泡于水中沤制 B. 高温处理杀青
C. 平铺地上晾晒 D. 放入冷库冷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南非位于非洲最南端,是非洲最大经济体之一。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南非开普敦位置图、矿产资源图”。
材料二 南非外国资本主要来自欧美,尤以欧洲为主。欧美投资比占90%,在南非拥有资产的外国公司投资大多集中于采矿、制造、金融、石油加工和销售等部门。
(1)南非好望角又称“风暴角”,风浪什么季节更大?试从气候角度分析。
(2)南非西海岸有渔场,分析成因。
(3)分析南非成为外国资本重要投资地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旅游地理)
“雪乡”实名为双峰林厂,居民原为林厂员工,一般每年10月初开始降雪,积雪期长达 130—150天,地面积雪平均厚度 60—100厘米,最深积雪处雪深可达1.5米。皑皑白雪在风力的作用下,随物具形,形成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景,从1999年建成一个初级滑雪场,如今已成为驰名中外“中国雪乡”风景区,“雪乡”居民也家家户户做起了旅游。
列举“雪乡”可以开展的旅游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平均深度744米,形成于构造山谷地带。冬季有146天的结冰期,南北结冰期差异大。受全球变暖的影响,贝加尔湖水温在升高,结冰期也略有缩短。下图示意贝加尔湖位置及周边范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贝加尔湖的地质作用是
A. 断裂下陷 B. 岩浆活动
C. 板块张裂 D. 板块碰撞
【2】导致贝加尔湖南北结冰期差异大的原因是
A. 南北狭长湖水流动通畅 B. 北部更靠近冷空气源地
C. 南部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D. 地势南高北低
【3】贝加尔湖水温升高,可能使湖泊
A. 泥沙淤积严重 B. 水中藻类增多
C. 流域面积扩大 D. 生物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甲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图乙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
(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
(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
(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