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M地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2.5~7月如果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低,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
A.太阳高度角大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1.B
2.C
【解析】
试题解析:
1.此题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但考虑纬度时,距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大,。热带一年又两次直射,太阳高度角大,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年变化小;而寒带有极昼极夜,年变化最大。从图中考虑,M点在3月、6月份达最大(春分秋分直射赤道),且变化最小,地在赤道;N点6月份达最大(夏至达最大),9月份到3月份达太阳辐射量为0,变化大,在北半球的极点。故为故选A。
2.太阳辐射量不仅受纬度影响,还受天气状况、海拔、昼夜长短的影响。N点在北极点,5—7月份出现极昼,但是太阳辐射量小,关键在天气,云量大,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4~6题。
4.M地最可能位于 (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5.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极昼 D.极夜
6.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为多,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M地最可能位于 (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2.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极昼 D.极夜
3.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为多,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1.M地最可能位于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极点
2.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极昼 D.极夜
3.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多,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 B.昼夜长短 C.天气状况 D.地面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