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2017届贵州铜仁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艺文之末品——民间书信

赵宪章

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汉之后,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史家通常将《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相提并论,因为阐发《史记》写作的动因和宗旨是它们的共同主题,对于研究司马迁的人生阅历和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最为明显。前者面对知己任少卿,从个人立场出发宣泄私人真情,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无所顾忌;后者从公众立场出发表达自己的修史大志,严谨得体,语气平缓,措辞讲究。

这就是的不同,即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报任安书》之所以是民间书信而不是公牍文,首先在于它是个人私情的充分倾诉,即所谓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的身心造成重大创痛的李陵之祸,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纸背文后。另外,《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马迁的家世及阅历的自述,以表达自己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但其叙事的策略和语调却大相径庭。《太史公自序》虽然名曰自序,实则是假借他人视角进行叙述,即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报任安书》就不同了,作为致友人的书信,不可能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第一人称是所有书信文体无以选择的叙事视角,从而为宣泄个人感情预设了无障碍通道。就此而言,民间书信作为最典型的第一人称文体私语真情是其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之最显著的特点,是民间书信之所以被文学史所接纳的重要原因。

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因为它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

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所诉说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就此而言,现代电信、E-mail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

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

(节选自《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将阐发《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共同主题。

B.《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的表述。

C.《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

D.《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自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

(2)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史接纳民间书信的重要原因。

B私语真情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因在于书信具有个人化和情感性这一文学属性。

C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助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

D私语真情往往不能外言,有私密性,这种特点使得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有了动人和诱人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之后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进入文学世界,就现存文献来看,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一切民间书信的言说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它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

C说不可说之说是书信的言说特点,也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但两者并非可以将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

D.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设计等都包含着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也是书信的艺术性因素。

【答案】

(1)B

(2)C

(3)A

【解析】

(1)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B项中: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的表述,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最为明显,和选项有出入。

(2)题干要求选出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章语段,选项C结合文本第三节内容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因为它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可知,偷换概念,此项表述的是书信的特点。

(3)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A项中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之后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进入文学世界,就现存文献来看,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文说的是: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汉之后,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无根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届黑龙江哈六中高三12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

减字木兰花暮冬杂咏

史惟圆

寄愁天上,碧落青霄平似掌。石破多时,散作春檐夜雨丝

埋忧地下,移却南山成旷野。根蔓牵章,又逐郊原春草生。

注:化用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寄愁天上,埋忧地下,作者借用来作词的起拍与过片,成为词的主旨。也为这首词定下了基调。

B.石破多时化用了李贺诗女蜗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凭箜篌引》)以愁思比雨丝,思与丝谐音。。

C.愁,本无形体,却可以,这是化抽象为具体,他的愁多得无法消除,想寄之于天,天下也容纳不下那么多愁。

D.碧落是指天上仙女,在《长恨歌》中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诗句。

E.最后一句是说,作者身处在旷野之中,看着眼前的蔓草,悲从中来,驱车任意行走,直尽头。

(2)本词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全词又是如何表现这个字的?请简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魏晋南北朝之时,侠客的书写开始出现在诗歌中。魏晋诗歌中的男侠大多是边塞的少年侠客。他们的特质,总是自恋、爱美、高傲、挥霍无度、重友情而轻金钱和死生,甚至可以为友人或知遇者牺牲生命,然而魏晋南北朝的边塞诗大多是诗人的想象之作。到了唐朝,这种书写传统有了很大的改变,促成了侠客诗风的发展高峰。唐朝诗歌的侠客传统,主要出现在边塞诗中。

唐朝边塞诗所描写的侠客,大多是胸怀大志的少年侠客,有些是住在西北边境、生活浪荡、喜欢逞凶斗狠的游侠儿,有些则是在长安、洛阳犯案之后逃到边塞的侠客。然而,当他们眼见西北外族入侵而国家危难之时,他们体内的另一种侠客情怀——爱国之情随之兴起,因而毅然从军报国。唐朝边塞诗中,就有许多的作品是描写侠客的从军报国。

然而对许多诗人侠客而言,从军只是纯粹的爱国表现。许多诗人与侠客甚至是反战的。从汉末到唐初,长期以来一直是战争频仍的乱世。到了盛唐,又因拓展疆域的政策而长年征战。到了中晚唐,更因为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内战不断。侠客与诗人,甚至是平民百姓早已厌倦而害怕战争。在唐朝边塞诗中,许多作品深刻反映了诗人与侠客的厌战与反战的心态。特别是晚唐,除了内战之外,还有外族入侵。由于藩镇割据与内战的长期消耗,士兵与百姓,不管是在实质的体力还是精神上,都已经无法抵抗外族的入侵,因此有许多作品不仅主张反战,甚至大胆直言以投降的方式来争取和平。

报恩与报仇是侠客最显著的特质。报恩,尤其是报知遇之恩,从《史记》的《刺客列传》就已是侠客特质的标签。而这个特质,对诗人侠客也不例外。高适报答哥舒翰即是典型的例子。侠客复仇,不管是为知遇者、友人、国家、正义或是为自己复仇,一直是古典文学所称颂的侠客精神。侠客复仇,并不是文学所虚构出来的。从史料得知,从春秋战国、汉魏六朝、甚至到了唐朝,复仇风气在社会上一直都非常盛行。虽然复仇是侠客用来展现侠义精神的重要行为,但男性侠客与女性侠客在复仇上,有着相当大的差别。男侠客可以为知遇者、为朋友、为弱小、为国家、为正义、为自己复仇,但从来没有为家人复仇,而诗歌中的女侠,只为家人复仇。

唐朝边塞诗中有许多作品是描写诗人如何仰慕侠客的行为、如何借由从军以及打猎、放鹰等行为让自己感受侠客的豪放与英勇,从而想象自己就是侠客。但是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古代诗人总是向往侠客情怀?可能的一个解释,是侠客精神长期以来对诗人有激励作用,尤其是诗人受到挫折之时。在这些困顿挫折的生活中,侠客精神就经常被诗人拿来作为疗伤止痛的抚慰。

除了少数诗人如李白善于剑术武艺之外,多数诗人都是文弱的书生,他们应该非常清楚他们的文弱体质是不可能与真实的侠客相比的,由此可见唐朝侠客诗风中所谓侠客,并不是与职业有关,而是指那些具有侠客特质的人。所谓侠客特质,一言以蔽之,侠之大者,不在于武,而在于侠。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歌的侠客书写,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到了唐朝达到发展的高峰。唐朝诗歌的侠客传统主要体现在唐朝的边塞诗中。

B、唐朝侠客诗风改变了魏晋时期边塞诗多流于诗人想象的传统,常见的主题有从军报国、厌战反战、报恩复仇等。

C.唐朝侠客诗风中的侠客,是指那些具有行侠仗义、重友情、讲义气、爱国等侠客特质的人,泛化为一种精神气概。

D.唐代很多边塞诗人将英雄之梦寄托在诗歌之中,用来表达自己的追求、理想、情怀、愤懑以及对民主平等的向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无论是胸怀大志的少年侠客,还是犯案后逃到边塞的侠客,面对国家的危难大都会兴起爱国之情。

B.唐朝诗歌中描写侠客从军报国的作品注重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价值取向与国家民族大义结合在一起。

C.诗人想象自己是侠客,将自我意识投射到诗歌中,目的是让无法实现的人生理想通过诗歌来实现。

D.报恩与报仇是侠客最显著的特质,为正义、为知遇者乃至为自己复仇,一直是古典文学所称颂的侠客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侠客复仇既可见于文学作品,也可见于历史资料,从春秋到唐代,这种风气在社会上一直都非常盛行。

B.唐代侠客诗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盛唐时期见报国情,晚唐时期则见反战心。

C.诗歌中侠客的身影既有男侠也有女侠,不同的是:男侠从来不为家人复仇,女侠快意恩仇只为家人。

D.诗人体质文弱,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幻想自己成为侠客,因为侠之道在于侠之精神,而不在于武之技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及用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海运则将徙南冥  彼其世 

抟扶摇上者九万里  我腾跃

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D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After Yang Liwei succeeded in circling the earth, our astronauts desired to do was walking in space.

A. where

B. what

C.that

D,ho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Are you still thinking about yesterdays game?

--- Oh, thats .

A. what makes me feel excited

B. whatever I feel excited about

C. how I feel about it

D. when I feel excite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使之成为一段语意连贯的话。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孟子的士大夫人格,    ;墨子的苦行侠人格,    ;杨朱的贵我人格,    ;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

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高考山东卷】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The patient looks much better. is it that has made him

he is today?

--- Perhaps the special medicine and his familys patient care.

A.What; that

B. That ; that

C. What; what

D. What; whi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