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我国内蒙古东部地区是内蒙古自治区自然条件较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环境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带状分布特征。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图。(28分)

资料《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9.7 “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
材料二:1985~1989年该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

(1)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自东向西气候表现为由________气候向__________气候过渡,自然景观在水平方向上体现了________ 的地域分异规律。(6分)
(2)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1985~1989年,该地区数量增加最多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数量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有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8分)
(3)比较分析图中Ⅰ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主要外力作用的差异及原因。(8分)
(4)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6分)


(1)温带季风(2分)  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暖温带向中温带)(2分)  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到内地)(2分) 
(2)①遥感(RS)(2分)    ②耕地(2分)     ③草地、未利用土地、水域(2分)  ④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2分) 
(3)Ⅰ类侵蚀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 Ⅱ类侵蚀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8分)
(4)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草场破坏;过度垦殖,土地沙化;不合理排灌,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得6分)

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中国区域地理可以得出内蒙古东部地区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自然景观从东向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监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RS)。材料二图示,未利用土地、水域、草地面积在减少,建设用地、林地、耕地面积在增加,其中耕地面积增加最多。未利用土地、水域、草地面积在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把大量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开垦为耕地。
(3)内蒙古东部地区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图示区域的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所以Ⅱ类侵蚀区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的侵蚀作用。该区域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风力强劲,所以Ⅰ类侵蚀区主要外力作用为风力侵蚀作用。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本地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大量的毁草开荒,过渡的农垦,加上本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过渡地带,从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干旱地区植被破坏会导致土地沙化,过渡农垦,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过渡灌溉导致土地次生盐碱化;半湿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破坏,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考点:该题考查农业生产;中国区域地理;生态环境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有关乍得湖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1分)
非洲乍得湖,位处乍得、喀麦隆、尼日尔和尼日利亚四国交界处,面积辽阔,一度成为非洲第四大湖泊。湖滨地势低平,多沼泽,芦苇生长茂盛。湖区东南部,沙里河以及洛贡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业区,盛产棉花、花生、稻米、薯类等。
1960年代,乍得湖的湖面面积约为26,000平方公里(约有24个香港大),但直至2000年,它已缩小到仅余1,500平方公里(即约个半香港大),亦即它原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到了2007年,即便是在雨季涨水期,浅平宽广的乍得湖也没有如期伸展,面积始终不到2000平方公里。湖区生态环境严重失调,干旱程度愈演愈烈,农业收成和渔业产出持续减少,湖区2000万人面临饥荒威胁。
乍得湖在短短40多年间面积萎缩90%以上,除了大旱灾等自然因素,还要归因于乱砍滥伐、大规模灌溉以及在注入乍得湖的河流上修建水库等人为因素。

读乍得湖及附近地区示意图和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______沙漠以南地区。乍得湖水系支流集中分布在湖泊的___部,径流季节变化___(大或小)是该河突出的水文特征。(3分)
(2)简要说明乍得湖历年水位变化特点及原因。(2分)
(3)非洲矿产资十分丰富,简述非洲出口矿产对其经济有何影响?(2分)
(4)本地区人口的增长迅速,对环境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非洲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就必须协调人地关系。请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等高线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D在E的      方向,F点的海拔高度是       米。
(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    米。
(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0 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峰E的温度不会高于   ºC。
(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用于筑坝修水库,你认为在何处较合理?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问题:(10分)

(1)图中地震波E是      F是       
(2)图中分界面A是      B是      
(3)图中圈层C是     D是    H是    
(4)简述E波在地下2900千米的地方突然消失的原因!(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和地势地形特征。(10分)
(2)分析海南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旅游地理
随着人们出游率的增高,“华山天下险”逐渐被“华山天下堵”所替代,如何认识与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引人关注。图为华山东、西进山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依据相关材料,说明华山游客拥堵点多出现于东线进山山路的原因?(4分)
(2)请结合相关材料为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提供三条合理化的建议。(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9分)下图分别表示北美洲局部地区1月、7月平均气温和局地风向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①气流冬季比夏季位置偏南的原因。
(2)北美大陆南北温差较大的是              季,试分析该季节北美洲南北温差较大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读下边光照图,回答:(10分)

(1)A地的日出时刻是_______点钟,昼长_______小时。
(2)当A地是星期四 8点钟时,B地是星期___ 的 ___  点钟,
(3)此日是       日前后,与北京同一日期的地方跨     个时区。
(4)此刻D地的日影朝向 _______ 方,C地的日影朝向 ________ 方。
(5)有一架飞机从B地途径C地飞往D时,飞行方向有何变化?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综合题

(15分)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下面是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材料2:中国经营报2009年10月17日,在经过两年的激烈讨论之后,在今年12月的哥本哈根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将达成一个新的协定,目的是解决温室气体排放原因、后果问题。
(1)简述A国冬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差异并分析其原因。(4分) 
(2)说明B国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及成因。(4分)
(3)当A国盛行西北风时,B国北部盛行什么风,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4)全球变暖对上述两国会产生什么影响?遏制全球变暖应采取什么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