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3、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8~9题。
【小题1】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下面图表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表格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2.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四川省高三一诊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下面图表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表格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2.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苏省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3、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8~9题。
1.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2.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浙江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1、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2~3题。
1.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2.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