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 1 )根据图示经纬度及轮廓判断,该图所示国家处在 板块和 板块的 (张裂、碰撞)处,故多火山。
( 2 )图16中的右图是 A 港口附近等高线和等深线图。港口应建在甲、乙两处中的 处,并 说明判断理由: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海南三亚市高三下世界地理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图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乙图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
B.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人类居住
C.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D.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佳木斯一中高二上开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回答下列各题。
1.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固始希望高中上高三学前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所给四个区域简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四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丁两地都是平原,气候宜人
B.乙、丙两地气候特征、成因相同
C.甲、丁两地资源丰富,大量出口能源矿产
D.甲、丙两地北部都有高大山脉,它们都对当地的南北气流有明显阻挡作用
2.四地人文地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丁两地所在国都在重点发展宇航技术
B.甲、乙所在国都是世界农产品出口国,其中A国出口经济作物,B国出口粮食
C.四地所在国都有世界著名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主的高科技工业区
D.甲、丙两国都利用廉价的海运大量输入铁矿石,在本国领土上发展钢铁工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北唐山市度高三摸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分布与纬度 B.海陆分布与洋流
C.地形地势与降水 D.盛行风向与植被
2.该区域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 )
A.沼泽B.沙漠C.草原D.森林
3.甲城市在12月22日,最可能( )
A.夜长大于昼长 B.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昼夜时间等长 D.正午产生的日影最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成都市高三九月入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PM2.5的沉降速度较慢,自然沉降效果有限,会长期漂浮在空中。2013年3月10日,成都市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持续下降,至3月10日中午12时,全市各监测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下的颗粒物)浓度均已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致使空气质量重度污染,使成都成为全国最“霾头苦干”的城市。根据相当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中不是主要造成成都市雾霾天气的原因是( )
A.风力较大,扬起地面尘土,造成可吸入颗粒物不易沉降
B.冷空气活动弱,未形成大范围内有效降水
C.自西北地区的浮尘天气对成都的空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D.自2013年春节至3月10左右均未有有效降水
2.上图为成都市某夜气温垂直温度变化率(图中等值线数值为随高度上升气温的变化数值,单位:℃/100米)时空变化图,下列各时段中PM2.5值可能会最高的时段是( )
A.15—16时 B.19—20时 C.24—1时 D.10—11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四川成都市高三九月入学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往西航行,于2011年11月1日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图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大洋一号”航行期间
A.启航时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正向北迁徙
B.1月在开普敦靠岸停留期间,当地气候炎热干燥
C.途经南海时,吹东南风
D.科考路线依次经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江西吉安二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冻土是指温度在0℃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土体和岩石。冻土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季节性冻土指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土层;多年冻土指冻结持续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冻土。下图是“北半球南北方向多年冻土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季节性冻土冻结和融化的特点是
A.季节冻结层每年1月开始产生
B.季节融化层每年9月达最大厚度
C.季节冻结层每年4月达最大厚度
D.季节融化层每年6月开始产生
2.亚欧大陆自西向东冰土带的分布南界具有纬度高→低→高的变化规律,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A.海洋性气候强弱 B.东中西地形差异
C.土体颗粒的组成 D.植被种类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陕西省及其国际合作学校高三下学期五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于H点,读H点纬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则H点纬度变化与下列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H点从①到②时,北京的昼长逐日变长
B.H点从③到④时,北京的昼长逐日变长
C.H点从④到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D.H点位于①◎时,全球昼夜平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