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6分)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甲                           ,乙             ,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                ,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            。(5分)
(2)甲图地区城市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2分)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各自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甲:           ;乙:           。(2分)
(4)甲图中A山脉北坡生长着繁茂的森林,而南坡却很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5)简述两区域相互协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4)

(1)石油、天然气  核能  西气东输 调配
(2)呈环状分布在盆地四周的绿洲上 水源
(3)铁路  海运
(4)准噶尔盆地两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北坡为迎风坡,降水稍多,山腰地带有生长良好的云杉;天山南坡深居内陆,海洋水汽不易到达,干旱少雨,不利于森林生长。
(5)对甲的影响:获得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产业升级;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乙的影响:缓解资源紧张局面;扩大市场。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重要地理事物的轮廓判断,甲为塔里木盆地,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乙为长三角地区,图示有核电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从塔里木盆地输送天然气资源到长三角地区。(2)图示甲地区的城市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麓冲积扇地带,呈串珠状分布,该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是制约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故城市分布于盆地边缘,水源较丰富的地区。(3)甲地区位于我国西部边疆地区,由铁路与中亚地区相通,而乙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运便利。(4)该山脉为天山山脉,地处内陆,离海远,故降水少,山麓为温带荒漠景观,而由于地形对降水量的影响,其北坡为来自大西洋、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量较丰富,故形成森林,而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少,没有形成森林。(5)两区域的相互协作应实现优势互补,甲地区的优势主要是资源、能源丰富,故把该地区的资源、能源调配到乙地区,利于缓解乙地区的资源、能源紧张状况,而乙地区的优势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具有优势,故把乙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援乙地区建设,可促进乙地区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比较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地理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城市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注意从区域优势互补的角度分析区域相互协作的积极影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面试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座山位于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上的有:

A. 甲山和乙山  B. 丙山和丁山  C. 甲山和丙山  D. 乙山和丁山

由图可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省会)位于黄河的: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入海口

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 降水  B. 下渗  C. 蒸发  D. 地表径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因某城市建成区示意图。

材料二 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

材料三 不同时期该地河流在等量降水过后形成的洪水过程线。

(1)据材料一、二分析,1988年以来,该城市主要向________和________扩展,影响其扩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 。(3分)
(2)材料三中,最能反映该地2007年的河流洪水流量过程线是________。该流量过程线的观测点应是材料一图中的________ (甲、乙)。(2分)
(3)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园区,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I

材料一  我因某城市建成区示意图。

材料二  该城市3个年份不同方向的建成区面积图。

材料三  不同时期该地河流在等量降水过后形成的洪水过程线。

(1)据材料一、二分析,1988年以来,该城市主要向        和        扩展,影响其扩展的主导因素是          。(3分)

 (2)材料三中,最能反映该地2007年的河流洪水流量过程线是           。该流量过程线的观测点应是材料一图中的           (甲、乙)。(2分)

 (3)M区为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园区,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浙东北(ZDB)三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24~26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座山位于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上的有: (  )

A. 甲山和乙山     B. 丙山和丁山  C. 甲山和丙山   D. 乙山和丁山

2.由图可知,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省会)位于黄河的: (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入海口

3.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  )

A. 降水        B. 下渗        C. 蒸发    D. 地表径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棉花面积、单产、总产、调出量已连续19年位居全国首位,为推动我国棉花生产和纺织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材料二  澳大利亚常年植棉面积50万公顷,平均一个农场400公顷(6000亩),是我

国户均植棉面积的2000倍;澳大利亚棉花生产的全过程都实现了机械化;大面积种植同一个品种,采用同一个生产模式,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材料三  图23为“新疆棉花种植区域分布图”,图24为“澳大利亚农业区域分布图”

(1)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共同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针对该不利条件当地应提倡大力发展       农业。(3分)

(2)据材料总结澳大利亚的棉花种植具有                            的特点;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3分)

  A.市场狭小        B.劳动力价格低      C.政策扶持力度小  

D.科技水平低       E.热量不足

(3)图24中A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与下表中的     (甲或乙)对应。对比于该国的棉花种植,该农业类型还具有                              等优点。(4分)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劳动力投入

83﹪

17﹪

22﹪

45﹪

55﹪

90﹪

(4)请你为我国新疆棉花产业国际化发展方向提出合理化建议。(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