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中国的黄土沉积被称为自然环境变化的一本历史书。有地质学家猜想黄土高原地表景观的演变经历过由巨大湖泊到林木茂密到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综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猜想推断黄土高原的地表景观经历过

A风力搬运---风力沉积---固结成土---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固结成土---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C地壳下陷---流水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土---地壳抬升

D风力侵蚀---地壳下陷---流水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土

【2】人们发现在黄土部分分布区出现了泥层中夹杂砾石层的现象,关于其成因推断可信的是

A某些年份气温升高,冰川搬运砾石沉降

B某些年份风力强劲,搬运颗粒较大的石块

C某些年份气候干旱,风化作用使岩石崩解

D某些年份暴雨季节,山洪携带粗砂石沉降

【答案】

【1】A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黄土高原的黄土是风力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因此应先有风力搬运、沉积,再有流水侵蚀,A正确。

【2】泥层中夹杂的砾石应是流水侵蚀作用,砾石颗粒较黄土大,侵蚀作用更强,因此应是某些年份暴雨季节,山洪携带粗砂石沉降,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3月13日,位于智利中部沿海的瓦尔帕莱索(33°02′S,71°38′W)附近森林发生火灾,火势在当天晚间失去控制,浓烟直冲云霄,周边大约4500名民众紧急撤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此次火灾被烧毁的森林主要是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针叶林

2用于监控森林受灾面积的监测系统还可用来

A. 出行导航 B. 估测粮食产量

C. 规划城市道路交通 D. 建立城市管理数据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95万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大陆人口增长率和城市化阶段分别为

A约022 初期阶段 B约522 中期阶段

C约1022 中期阶段 D约822 后期阶段

【2】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增加数量高于乡村常住人口减少数量,是因为

A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于乡村

B城镇人口没有对外迁移

C城镇增长的人口除农村迁入的人口外还有自然增长的人口

D乡村人口死亡率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尤以山东人最多。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山东省人口多,生存压力大 ②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
③政策鼓励 ④山东省环境恶化,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2)改革开放以来,导致“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因素
B.环境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3)从“闯关东”到“雁南飞”,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因素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巨大的拉力因素
D.人口的迁移都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我国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沙漠”。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红色沙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 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2“红色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3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彻底退耕还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因此大大减轻了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我国能源紧张,每年需要从海外进口大量石油。

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山东省日照绿茶、五莲国光苹果、五莲板栗等被农业部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拥有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优于同类其他产品,主要在于其拥有独特的 ( )

A. 科技优势 B. 文化优势 C. 劳动力优势 D. 地理环境优势

2关于地理标志产品往往产于特定区域。关于地理标志产品特定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有明确的边界 B. 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 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 D. 其划分依据为综合指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我国某科研机构于1992年对我国各地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对我国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的预计(1992年)

潜力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大兴安岭北部

4 800

480

38

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

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东部、苏皖北部、辽南

87 900

22 000

279

长江中下游

88 600

22 000

395

江南丘陵、南岭、武夷山区、四川盆地、湘西—黔东

229 700

57 000

427

台湾中北部、福建东南部、两广东南部、滇南

91 900

22 900

460

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西双版纳、藏东南

22 400

5 600

486

内蒙古、宁夏、吉林西部、河西走廊、新疆

85 600

8 500

32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1)根据上表,我国最多可承载的人口数为
(2)表中“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A.警戒性
B.相对性
C.差异性
D.临界性
(3)分析此表,说明研究人口容量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