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0.下列活动可促进人地和谐统一的是(   )

A.内蒙古草原上搂挖发菜出口创汇     B.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  

C.黄土高原种植牧草和果树增加收入   D.怒江上大量修建大坝发展水电

C


解析:

内蒙古草原搂发菜会破坏草场,围湖造田会缩小湖泊面积,导致水旱灾害频发,怒江上大量修建大坝会破坏河流的生态环境,黄土高原种植牧草和果树可保持水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高中地理会考(新教材)单元训练与模拟试卷 题型:069

读下面“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下降的因果联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含义:

A.生产规模________,B.对自然资源________,

C.生产活动________,D.破坏________。

(2)图中反映出人类与环境向________发展,表明人类同环境关系的________。然而要协凋人地关系,就必须促进二者的________。

(3)我们所要争取的可持续发展是这样的一种发展,它既________的需求,而又________。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遵循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活动可促进人地和谐统一的是


  1. A.
    内蒙古草原上搂挖发菜出口创汇
  2. B.
    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增加耕地
  3. C.
    黄土高原种植牧草和果树增加收入
  4. D.
    怒江上大量修建大坝发展水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先后有七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它们是关中平原、四川盆地、华北北部、江南地区、闽中地区、太原周围及沈阳一带。古人对“天府”的评价标准是气候环境好,宜居,人口稠密;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然灾害少,旱涝保收;少发战争,经济持续稳定,有成为政治中心的条件。

材料二  2008年第1期《中国国家地理》提出“新天府”这一名词。“新天府”的评价标准是自然条件好,物产丰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居民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幸福感较高,具有一定规模的地貌上相对独立统一的区域。

材料三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历史上的“天府”到“新天府”评价标准的变化反映了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新旧“天府”各自对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什么?

(2)图中A处表示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      。图示区域被列为“新天府”的首选地区,分析其优越的自然条件。

(3)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北部是历史上的“天府”之地,但并不在31个“新天府”的侯选地之列,故与“新天府”无缘。从人口、城市分布、经济规模角度分析其原因。

材料四   《明会要》卷五十载:万历六年(1578年)四川省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到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减至“一万八千零九十丁”。

(《四川道志》)

四川省的总人口在1958-1961年间连续4年负增长,净减人口达6218349人,相当于该省1960年人口的93.94%。而从1950年到1957年,四川人口每年平均增加168万人。

(金辉《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

(4)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清初和1958-1961年,是四川人口急剧减少的两个时期,这其中的原因各是什么?

(5)抗战初期,川军英勇作战,配合友军取得了正面战场上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请写出此次战役的名称和最高指挥官的姓名。

(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西南地区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五   《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圈点新天府”活动,是一次旗帜鲜明的生态选美,旨在倡导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和谐相处,呼吁发展的适度与可持续,呼吁健康的生活方式。

(7)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依据。

(8)工业反哺农业是促进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和谐相处的重要表现。从经济学角度看,我国现阶段已经具备了哪些工业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天津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读下面“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回答1~3题。

1.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     ]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促进经济迅猛发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
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2.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     ]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以及错误的观念和认识
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
3.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工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