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青藏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2.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夏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谷地
B.陡崖冬季日温差大于夏季日温差
C.冬夏季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小
D.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
3.导致一天中最低温出现在山谷的主要原因是
A.山谷地形闭塞,降温快
B.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
C.夜间吹谷风,谷地散热快
D.谷地多夜雨,降温快
1.A
2.D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气温日较差、与气温年较差判断,该地气温日较差、年较差都较大,应分布在温带地区。青藏高原夏季平均气温约8度,B错。西南地区、东南地区位于亚热带,最冷月气温大于0度,C、D错。所以只有温带的东北地区符合,A对。
2.根据图中的曲线数值判断,冬季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陡崖,夏季出现在谷地,A错。陡崖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B错。冬夏季山谷气温日变化最大,C错。山顶冬季日温差小于夏季日温差,D对。
3.根据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同一海拔高度上的陆地比大气升温快,降温也快。所以山谷地区夜间吹山风,冷空气沿山坡下沉集聚在谷地,所以谷地降温最快,气温最低,B对。白天吹谷风,导致山谷中气温较低,C错。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导致谷地气温被抬升,形成降雨,D错。地形闭塞,降温慢,A错。
考点:不同地区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的影响因素,山谷风。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杭州地区六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图范围内出现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 。(2分)
(2)弱水是本地区重要的河流之一,流向大致为 ;其年总径流量达到43亿立方米,为当地发展 农业发挥了重要作用。(2分)
(3)简要分析弱水流量的时空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北方果农利用农家有机材料如麦秸、稻草、玉米秆、杂草等有机物质,覆盖于树盘、树行(一行行果树)或全园。覆盖厚度在15-20cm,一般连续覆盖3-4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地,然后继续覆盖上述有机物质,但覆盖时应避开2—3月份。
材料二 表
| 年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mm) | 年日照时数(小时) | 夏季平均气温(℃) |
B产区 | 9-11 |
|
| 25.5 |
A产区 | 12-14 |
|
| 26 |
北半球最适宜区 | 8-12 | 560-750 | >2 500 | 29-23 |
材料三 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某两地苹果产地
(1)从年均温、年降水量判断A、B两地种植苹果条件的优劣,并分析两地年太阳日照时数的差异及原因。(5分)
(2)建苹果汁企业,A地相对B地的优势区位有哪些?(4分)
(3)为什么覆草应该避开2-3月份?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有哪些有利的影响? (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成语“望陇得蜀”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成语中提到的两个省区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温州高二下期末十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温州高二下期末十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有关虎林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
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
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A.气温的日较差小
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3.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向生态化方向,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淳安中学高三上返校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一年内M最大纬度与最小纬度的差值约为( )
A.47° B.23.5° C.94° D.66.5°
2.M为正午、N为子夜的时间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台州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图”(虚线为该地一月0℃等温线),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一月0℃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东西走向,地形
B.东西走向,海陆位置
C.东西走向,太阳辐射
D.东西—西南走向,洋流
2. 关于图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越往北,封冻期越长 B.含沙量较大
C.短小流急 D.水位季节变化小
3.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七月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凉爽湿润 C.炎热干燥 D.温凉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