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新华网长春2011年8月12日电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1亿这意味着未40年全球粮食需求预计将增长50%到65%这无疑对全球农业提出严峻考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近几年世界粮食库存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与2001年相比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世界粮食库存分别下降37.9%、15.1%和8.4%,2010年则下降17.3%。目前中国粮食产量可用“丰年有余灾年不足”形容。特别是受世界粮食供求不平衡的大环境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平衡能力脆弱。而世界粮食贸易竞争激烈致使粮食价格出现大幅攀升。
材料2 “粮食价格——走出危机走向稳定”成为2011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在庆祝2011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时让我们认真研究粮价波动根何在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减轻粮价波动对全球社会最弱势成员的影响。
材料3 “我国部分商品粮、棉基地分布图”。
(1)图中甲、乙两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________乙________。(2分)
(2)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6分)
(3)在所有粮食中玉米的发展是最快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2分)
A.畜牧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增大 B.玉米育种技术进步单产提高
C.国际贸易中供大于求,播种面积应该扩大 D.玉米种植的机械化程度提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聊城外国语学校高一下质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几个地区①②③)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乳畜业
2.与②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3.提高③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一5月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其原因是( )
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C.大城市周围劳动力充足
D.大城市周围土地租金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完成下题。
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度下降
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
D.城市规模缩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⑦
2.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汶上一中高一5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正确反映,1950年—2010年间,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
A.城市化水平低 B.城市人口数量始终多
C.城市化速度快 D.城市人口净增加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汶上一中高一5月质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人类来说,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
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当地的降水
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与热带雨林没有关系
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
2.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可能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①地震发生频次和强度增加 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③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山东济宁市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北方某大城市自1982年以来,人口大幅度增加,下表为该城市各圈人口密度、面积等数据。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1.2010年,该市人口分布最多的区域的是
A.内圈 B.第二圈 C.第三圈 D.第四圈
2.从城市功能分区的角度分析,内圈的人口密度变化不大,这可能影响内圈的
A.商业与金融业的发展 B.高等院校校区的扩建
C.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 D.工业部门的转型升级
3.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角度分析,第四圈人口密度增长的主要动因是
A. 农业发展 B. 服务业发展 C. 工业发展 D. 旅游业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淮南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高度可知,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
A.a B.b C.c D.d
2.e带一直延伸到大洋边缘的原因有
A.人类的破坏 B.地形的影响
C.土壤的性质 D.洋流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