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8日凌晨2时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有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吉隆坡管制中心失去联系。之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世界多国联合协作展开了国际大搜救。完成下列问题。
1.从马航失联到国际大搜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
A.澳大利亚悉尼日出东南
B.我国各地均日出东北
C.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越过赤道
D.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逐渐增加
2.北京3月8日的昼长与下列日期大致相同的是
A.3月16日 B.4月4日
C.9月10日 D.10月6日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15-16学年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最东端约在东经135°,最西端约在东经73°,两地区时时刻相差 ( )
A.5小时 B.4小时
C.4小时08分 D.5小时0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宁夏银川市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定结(藏语意为长在水中的地方)湿地,年降水量236.2毫米,生长着至少40余种珍稀物种,是隐秘的后藏湿地王国。
材料二 被称为“软黄金”的虫草(冬虫夏草)是一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西藏虫草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41%,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大军”进入青藏高原掠夺性采挖虫草。
材料三 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及定结湿地分布图。
(1)指出河流a段和c段汛期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原因。(5分)
(2)描述定结湿地分布区的地势特征(2分),并分析定结湿地的成因。(6分)
(3)简述掠夺性采挖虫草对青藏高原环境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读世界局部区域气候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图中M、N两地降水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2)根据P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分析P地多洪涝灾害的原因。(6分)
(3)说出A、B两地的气候类型,并分析两地气候成因的差异。(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一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与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右侧小图为此地甲、乙两点间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应为
A.100 B.150 C.200 D.300
2.下列关于该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可能遭遇台风天气
B.此时甲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C.乙地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
D.在E处修水库,水位高100米时王村被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b两条支流中,流速较快的是 ;该地区的山脊走向大致为 ;该地区居民点分布主要受 的影响。(3分)
(2)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对该地区的高度数据进行采集,得出如下结论:
①该地区的最高海拔为500米;②A处陡崖的相对高度为520米;③该地区陆地上的最大高差大于500米;④图中山峰的海拔不超过600米。
指出正确的结论并对错误的结论进行更正。(4分)
(3)某游客在该地旅游时计划观赏海上日出,指出A、B、C、D四地中最佳的地点并说明理由。(3分)
(4)该地区计划在F处建一小型水库,你是否赞成?说明你的理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高三全国大联考第二次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北京市2009年城区与郊区地表温度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区夏季热岛效应强度最大
B.甲表示郊区,乙表示城区
C.城区全年存在热岛效应
D.郊区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城区
2.城区和郊区地表温度的差异主要是
A.居民出行距离的差异造成的
B.水循环类型的差异造成的
C.人口密度和产业密度的差异造成的
D.植被类型的差异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读图表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2008年中国内地各省(区、市)经济总量排名(不舍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省)
排名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省区 | 广东 | 山东 | 江苏 | 浙江 | 河南 | 河北 | 上海 | 辽宁 | 四川 | 湖北 | 湖南 |
排名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省区 | 福建 | 北京 | 安徽 | 黑龙江 | 内蒙古 | 广西 | 山西 | 陕西 | 江西 | 吉林 | 天津 |
排名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
省区 | 云南 | 重庆 | 新疆 | 贵州 | 甘肃 | 海南 | 宁夏 | 青海 | 西藏 |
材料二 :2006年中国内地各省(区、市)废水排放情况示意图(不含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省)
(1)材料一、二中,前五位的省区相同,原因是 。
(2)从排放的废水构成比例看,上海与重庆的差别是 ,原因是上海
(3)除工业和生活废水外,水污染的来源还有 。
(4)江苏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居全国首位,请谈谈减排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