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分别记录了王工程师连续两个工作日的空间活动(时空运行轨迹)。据图分析,王工程师( )
①第一天早上步行上班
②第二天早上乘地铁上班
③每天中午均外出就餐
④第二天在家停留时间比第一天长
⑤第一天经历了晚高峰交通拥堵
A.①②B.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北大附中河南分校高二普通班上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山西省煤炭产业链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建设坑口电站的积极意义是( )
A.减轻交通压力 B.减少环境污染
C.提高能源利用率 D.促进煤炭资源开发
2.坑口电站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 B.市场 C.技术 D.资源
3.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A.延长产业链 B.提高附加值
C.增加就业率 D.降低碳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二十九)区域定位与区域特征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理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梯度最大的带段。读下图,回答各题。
1.乙分界线是我国( )
A.内流区域与外流域分界线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我国400 mm等降水量线D.1月0℃等温线
2.图中三条地理分界线走向基本一致,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B.夏季风
C.太阳辐射D.海陆热力差异
3.图中A地处于我国外流区域内,却成为内流区域,其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B.地势高
C.地势低
D.荒漠草原地表,下渗作用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满分冲刺二十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环境保护】美国先后出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出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图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二十六)自然资源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理学中,重心是指区域空间上存在某一点,在该点前后左右各个方向的力量对比保持相对平衡。图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图甲)和消费(图乙)重心变化图。读图,回答各题。
1.1980年至2005年我国( )
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致一致
B.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
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由北方地区移到南方地区
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的变化
2.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
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
C.西南、西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
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能源的开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二十五)交通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东海大桥始于上海南汇,终于洋山深水港,全长32.5公里,是世界上建造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之一。读图,回答各题。
1.东海大桥采用“S型”设计,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海啸B.赤潮
C.潮汐D.寒潮
2.来往于东海大桥上的车辆主要是( )
A.集装箱卡车B.公交大客车
C.水产冷藏车D.旅游大巴车
3.东海大桥P处水面与桥面距离40米,其目的是( )
A.降低施工成本B.缓和海浪冲击
C.减轻台风影响D.保证通航顺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二十四)工业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棉纺织龙头企业浙江科尔集团斥资2.18亿美元在美国东南沿海南卡罗来纳州开设工厂,第一期工程在2014年2月破土动工,并于2014年10月投产。据此回答各题。
1.科尔在美国投资建厂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劳动力成本低B.电力成本低
C.原料成本低D.产品运输成本低
2.此次产业转移对浙江省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②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
③推动了国际化战略 ④提高了失业率
A.①③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二十一)农业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双选题
茶蕴含着中华文化,江苏绿茶享誉海内外。甲图表示茶树生长的适宜条件,乙图是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图。读图,回答各题。
1.江苏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是 (双选)( )
A.洪泽湖周边地区B.太湖周边地区
C.沿江地区D.沿海地区
2.“高山出好茶”,江苏名茶也多产于丘陵山地,主要原因是(双选)( )
A.山地易排水B.山地日照充足
C.山地风力大D.山地云雾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满分冲刺(十六)自然带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A.木本物种丰富度在2 900 m左右最低
B.2 600 m处木本物种比草本物种丰富
C.木本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
D.草本物种丰富度随着海拔升高,先降低后升高
2.影响木本物种丰富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B.光照
C.降水D.坡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