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黄冈兵法同步学案 高一地理(下) 题型:043
西方有学者著书《谁来养活中国?》,其主要论点是:中国的生活水平将持续提高,粮食需求量将随之大大增加;随着中国农业水平的提高,在逐渐减少的耕地上获得的粮食产量虽然会提高不少,但远远赶不上消耗量的增加;到2050年左右中国的粮食消费量将达15亿吨(以美国现代人均消耗为标准),每年将需进口7亿~8亿吨粮食;而现在全世界的粮食总产量不过约20亿吨,世界粮食总出口量不过约2亿多吨。谁来养活中国?请就下列设想中关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作出回答:
(1)土地资源利用方面:
①大力开辟耕地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怎样利用现有耕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还有哪些土地资源可以利用以减轻对耕地的压力?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美国那样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的食品结构的美中不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食物链的观点看,中国人的食品构成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龙门3+x高考双综合训练地理 题型:043
滴滴涕(DDT)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广为应用的一种杀虫剂,它由三氯乙醛和氯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得到:
材料一 据统计,由于使用了DDT等化学农药,减少病虫害,挽回的粮食损失占总产量的15%。若以世界粮食年产量18亿吨(70年代末水平)计算,那么有2.7亿吨是由化学农药换回来的,相当于10多亿人一年的口粮。此外,DDT还能有效地杀灭蚊蝇、体虱等传染疾病的害虫,从而大大减少疟疾、伤寒等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现DDT药效,而于1948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材料二 曾几何时,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特点,而被大量生产,普遍使用,以致最终造成环境污染。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尔松(Bachel Carson)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对包括DDT在内的农药所造成的公害,作过生动的描写:“天空无飞乌,河中无鱼虾,成群鸡鸭牛羊病倒和死亡,果树开花但不能结果,农夫们诉说着,莫名其妙的疾病接踵袭来。总之,生机勃勃的田野和农庄变得一片寂静,死亡之幽灵到处游荡……。”此书问世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从70年代初起,美国、瑞士等国相继禁止生产DDT。我国政府于1985年明令全部禁止使用DDT。
材料三 DDT从兴起到被取缔,发人深省。为此事,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就因曾颁布此项诺贝尔奖而表示深深的愧疚。
材料四 为了杀灭对人类有害的昆虫,而又避免或减少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化学工作者进行了不懈地努力,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以代替DDT等农药。例如化合物A就是其中的一种。
请完成下列各题:
(1)氯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苯和氯气生产氯苯的反应是
[ ]
A.化合反应 |
B.分解反应 |
C.取代反应 |
D.加成反应 |
(2)下列关于DDT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DDT也能杀死有益的生物
B.DDT极易溶于水
C.DDT是烃的衍生物
D.DDT不易被生物分解
(3)化合物A含有的官能团有:________
(4)南极企鹅和北极土著居民的体内也曾发现微量的DDT,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DDT等化学杀虫剂的危害之一是打破了一些营养结构简单的生态系统的平衡。例如在华北地区,化学杀虫剂通过食物链到达食虫鸟体内,使松毛虫的天敌数量减少,于是纯油松林中松毛虫泛滥成灾。若将纯林改造为混交体,由于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就建立起食物网的生物控制机制,既控制了虫害,又维持了生态平衡。下图为混交林中食物网结构的一部分,请将下列生物的代码填入相应框中。
A.绿色植物 |
B.昆虫 |
C.食虫鸟 |
D.鼠 |
E.鹰 |
F.蛇 |
G.兔 |
(6)从对DDT认识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哲学认识论启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省孝感市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6亿吨,实现“十连增”,在连年丰收的背景下要更加强调“粮食安全”。 2013年我国进口粮食超过7000万吨,进口量占我国总产量的约12%。在7000多万吨进口粮中,谷物进口近1400万吨,大豆约5800万吨。其中,主要从美国进口大豆。
材料二 亚太地区略图
材料三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政策以来,孝感市首个“家庭农场”将于2013年4月竣工开业。该农场以无土栽培有机蔬菜、瓜果为主,兼顾家禽家畜、水产养殖,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以“养为种供肥料、种为养供饲料、水肥循环再利用”的方式,生产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为本地居民提供无公害产品和为附近游客提供采摘观光服务。
(1)与我国黑龙江省相比,美国大豆带发展大豆生产有哪些有利条件?(8分)
(2)从美国进口大豆,如果从中国出发什么季节最适宜,为什么?(3分)
(3)请从循环经济角度,用示意图表示该家庭农场的生产过程,并简述其优点。(9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玉米也疯狂。以美国为首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主要包括以玉米为原料开发生物乙醇)拉动了世界玉米的价格飙升,也带动了饲料成本上升后中国猪肉价格的暴涨和持续高位运行。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美两国是世界玉米最主要的生产大国。200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为1.7亿吨,美国玉米产量为3.3804亿吨(占全球玉米产量的43.67%)。我国农业部预测,预计本年度中国饲料玉米需求将速到1.05亿吨。美国农业部预测,本年度美国玉米的期末库存为4255万吨,算上期初库存2901万吨,美国年度玉米剩余量预计将速到1.1875亿吨。
材料二 下图是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指示玉米带)。
材料三 下图是玉米产业发展过程示意图。
材料四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攀升和石油资源的日渐紧张,大力发展生物乙醇燃料生产是我国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然而国家发改委却紧急叫停了玉米加工乙醇的项目审批。
(1)对比中、美两国玉米带的分布,指出影响玉米分布的自然区位因素。
(2)中国玉米种植面积大于美国,但总产量差异较大。影响中、美两国玉米生产差异的区位因素有( )
A.气候条件 B.土壤条件 C.水源条件
D.机械化水平 E.市场条件 F.生产方式
(3)分析近年来美国玉米产业迅速向现代玉米能源加工业发展转变的原因。
(4)在玉米深加工政策上,中、美两国呈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2006年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玉米深加工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国在玉米深加工发展上不能复制美国模式。试指出我国玉米向能源加工产业发展的国情制约因素。
(5)目前国家停止玉米加工乙醇项目审批的原因是( )
A.用玉米生产乙醇比用其他生物原料的成本高 B.不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C.我国玉米生产产量下降严重 D.会引发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