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市不同地点中交通通达度最高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上述地点最有可能位于( )
A.高级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中心 D.主干道与外环道路交汇点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2月期末统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十八大后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将来西部开发的战略导向F,代表的是( )
A.原料依托型 B.劳动力依托型
C.市场依托型 D.动力依托型
2.能够保障我国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导向变化的条件是( )
①充分发挥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发展高耗能产值的工业部门
③大力发展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工程建设
④完善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某都市圈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示都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南京 B.芜湖
C.淮安 D.滁州
2.关于该都市圈的正确叙述有( )
A.南京的服务范围包括扬州的服务范围大
B.城市等级越低,数量越少,相距越远
C.滁州比南京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D.淮安距南京较远,等级也比镇江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0月21日中缅天然气管线全线贯通,其线路分布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关于图示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粮食商品率高 B. 粮食单产高
C. 农场规模大 D. 水利工程量小
2.中缅天然气管线的贯通有利于( )
A. 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 B. 减缓土地沙漠化程度
C. 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D. 加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该区域蒸腾作用显著减弱,可能直接导致( )
A.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 D.地下径流增加
2.下列措施中不能促进该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
A.立体种植 B.退耕还林
C.围湖造田 D.修建水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一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9分)
(1)左图中,甲代表___________,常年在甲控制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对应第二幅图15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2)第二幅图中气候类型G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是 ,冬季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模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最右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递变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⑤⑥⑦的地域分异,主要受_________条件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高二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龄(岁) | 0~14 | 15~29 | 30~44 | 45~59 | ≥60 |
男性人口(万人) | 5.14 | 25.14 | 14.68 | 4.94 | 1.76 |
女生人口(万人) | 3.84 | 37.10 | 11.63 | 4.01 | 1.78 |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C.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2.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减少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郑州星源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条纬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C.东边的地点地方时晚于西边的地点
D.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4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