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人口工作的任务是( ) 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现象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材料2: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4: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__型,今后我国人口总数将维持________趋势,在此过程中将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人口高峰。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________。
(3)材料4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发展趋势?此现象产生的后果有( )
A.破坏正常的性别平衡,势必造成部分男性将来结婚困难
B.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等传统落后观念影响
C.危及社会安定
D.社会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总人口13.71亿,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十年间共增加7390万,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8.06。
材料二 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四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型,我国人口今后将
维持________趋势,在此过程中将先后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高
峰。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
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变化特点?谈谈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由此产生
的后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山东济宁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8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 8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608万人,出生率为12.14‰;死亡人口935万人,死亡率为7.06‰;自然增长率为5.08‰。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56。
材料2:我国未来五十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图
材料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材料4: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时期变动情况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
(1)材料1和材料2反映现阶段我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________型,今后我国人口总数将维持________趋势,在此过程中将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大人口高峰。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预计2015年前后,我国达到“人口红利”高峰,“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________。
(3)材料4反映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有何发展趋势?此现象产生的后果有( )
A.破坏正常的性别平衡,势必造成部分男性将来结婚困难
B.传统文化中养儿防老、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等传统落后观念影响
C.危及社会安定
D.社会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