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B、6~7月
C、6~8月D、5~8月
考点:锋面系统与天气
专题:
分析: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正常年份,4月底5月初,雨带位于华南;6月下旬到7月上旬,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7-8月雨带到我国东北、华北.
解答: 解:根据图中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雨带在Ⅲ地区时,时间约为4-5月,雨带在Ⅰ地区时,时间约为7-8月,故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6~7月,此时长江中下游平原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形成长达半月之久的“梅雨”季节.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东部雨带的推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据图可以判定(  )
A、甲日期北京正午太阳高度一定达最大值
B、甲乙两日期相差一定大于半年
C、乙日期北极地区一定有极夜现象
D、该地(吉隆坡3°N)甲日期昼长一定等于乙日期夜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太阳高度B、天气状况
C、昼夜长短D、海拔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A点所在的经线是(  )
A、0°EB、90°W
C、180°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21~22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球上,晨线和昏线相接时有两个分界点,位于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M,位于南半球的分界点设为N.图中的折线表示M一年内的纬度变化.读图,回答7~8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若这一天为12月22日,则乙地的地理坐标最接近(  )
A、40°N、52.5°E
B、40°N、127.5°W
C、40°S、52.5°E
D、40°S、127.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分析回答12~13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甲点的自然植被属于(  )
A、温带森林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D、亚寒带针叶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