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表示108°E的地形剖面图与气候要素图示意图
(1)图中①~④条曲线中,①代表 ,②代表 ,③代表 ,④代表 。
(2)图中甲是 ,丁是 (地形区)
(3)图中甲地北部的主要地形区是 ,其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印第安古代文明。下图为印加文明影响区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
1.该区域山谷地带多“昼晴夜雨”现象,其对印加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①白天晴天多,光照充足,利于光合作用
②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
③夜晚降水多,利于补充土壤水分
④夜晚多雨,易产生低温冻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该区域西侧山麓自然带差异显著,其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坡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乡镇生态农业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最适宜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闵浙丘陵
2.该生态农业模式
A、加快了城镇化发展 B、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C、提供了清洁能源 D、减少了经济收入
3.近年来,农民扩大花卉蔬菜的种植面积取代水稻和甘蔗种植,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题。
1.a方案与c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A、人口性别比 B、少儿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老年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有关三种生育方案说法错误的是
A、a方案少儿比重较小,将来会劳动力短缺
B、b方案少儿人口比重较适中
C、c方案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小,社会负担较重
D、c方案少儿比重较大,社会负担较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合肥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依次应为
A. 小麦、玉米 B. 玉米、高粱 C. 高粱、水稻 D. 小麦、水稻
2.立足本地资源,图示地区应建立的工业部门为
①化学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石油工业 ④钢铁工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合肥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主要属于( )
①松花江流域 ②淮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长江流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造成乙河的水文特征与甲河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有( )
①乙河流经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②乙河在平原区,流速较慢
③乙河流域植被覆盖率较低 ④乙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内冬季平均气温较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分别是:a ,b ,c 。
(2)图中a、b、c三条洋流中,按成因划分a属于
(3)图中③处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渔场。
(4) 洋流(填字母)是西欧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洋流(填字母)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上高第二中学高一上月考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下题。
1.
A. 一直不变 B. 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 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 先向北后向南
2.
A. 8小时 B. 12小时 C. 16小时 D. 20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