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埃塞缄比亚位于非洲东北部,有“非洲屋脊”和“东非水塔”之称。该国竹林面积达100多万公顷,约占全球竹林总面积的5%。竹子利用前景广阔,除传统的竹笋、竹材和竹工艺品外,还可发展纺织、造纸、制药等产业。埃塞俄比亚致力于发展竹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起,埃塞俄比亚加强与中国交流,推动了该国竹产业的发展。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竹林分布。
(1)简述埃塞依比亚被誉为“非洲屋脊”和“东非水塔”的原因。
(2)简述埃塞俄比亚发展竹产业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分析埃塞俄比亚致力于发展竹产业的原因。
(4)说明埃塞俄比亚竹产业发展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启示。
【答案】(1)埃塞俄比亚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众多(呈放射状分布)。
(2)地处内陆,对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竹产业)技术水平较低。
(3)当地竹资源丰富;竹产业入职门槛低(对劳动者要求低);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工业化;竹产品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前景广阔。
(4)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其他国家先进技术和经验。
【解析】
本题考查埃塞俄比亚地理环境的形成原因、产业发展条件、产业发展目的和地理意义。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
(1)“非洲屋脊”是指埃塞俄比亚的海拔较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塞俄比亚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海拔高,所以被称为“非洲屋脊”。“东非水塔”说明该地是东非地区大多数河流的发源地,其原因主要从地形和降水两个角度作答,从地形的角度来看,埃塞俄比亚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多数河流发源于此地;从降水的角度来说,该地地势高,多地形雨,因此降水丰富,水资源丰富。
(2)埃塞俄比亚发展竹产业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技术水平等角度作答。地理位置方面,埃塞俄比亚为内陆国,对外交通联系不便;基础设施和科技水平方面,埃塞俄比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水平低。
(3)埃塞俄比亚致力于发展竹产业的原因,主要从当地竹资源、入职门槛、就业、产业发展、市场等角度作答。根据图中信息,该国竹林分布范围广,竹资源丰富;竹林种植的技术要求低,门槛低,对入职者的要求低;竹产业包括竹笋、竹材、竹工艺品、纺织、造纸、制药等,产业链长,就业岗位多,能够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且能够促进工业化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竹子利用前景广,因此国际市场需求大,产业前景广阔。
(4)埃塞俄比亚竹产业发展经验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的启示,主要从产业的选择、产业链、国际合作等角度作答。产业的选择需要立足当地的优势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立足于当地的优势资源,要大力发展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经验。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城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0年较2000年,人口密度增长幅度最大的是( )
A.2千米附近B.3千米附近C.5千米附近D.6千米附近
【2】该城市人口密度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甲图)及城郊热力环流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甲图中等压面的起伏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A、B两地,气温较高的是___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___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地。
(2)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3)D点比B点的气温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__________。
(4)在乙图中大气的流动方向____时针。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流域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和黄土高原北部地区,全流域按地貌和水土流失类型可分为河源涧地区(或河源区)、风沙区和丘陵沟壑区(或黄土区)等三类型区。据验证,人类活动是引起无定河流域近20年来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图甲为无定河流域示意图,图乙为建设中的淤地坝景观图。)
(1)推测“无定河”河名的缘由。
(2)分别说出无定河河源区和风沙区所受到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并分析原因。
(3)分析淤地坝对大理河流域所起的主要作用。
(4)说明针对无定河流域近20年来径流减少而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三圈环流示意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北半球________(填“冬”或“夏”)季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2)A处是_________气压带,B处位于______风带,C处位于______风带。(填风带、气压带的名称)
(3)一般来说,A气压带控制处比B风带控制处昼夜温差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如下图所示),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在黄道上每前进15°为一个“节气”。
据此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立秋到立冬,宣城市可能出现
A.白昼时间不断变短B.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C.正午日影逐渐变短D.正午日影朝向正南
【2】下列节气中,宣城市的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长的是
A.春分与秋分B.大雪与小寒C.夏至与冬至D.芒种与小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西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冬末春初降水较多
【2】为了雨季蓄洪,该地区防洪水库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9—10月
B.11—12月
C.1—2月
D.4—5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图乙为世界两个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个地区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地区的自然条件。
区域因素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甲地 | 乙地 | ||
地理位置 | |||
地形 | |||
气候 | |||
河流 |
(3)比较甲、乙两地区有利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 | 相同点 | 不同点 | |
甲地 | 乙地 | ||
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 |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光照(左图,阴影表示黑夜)、二分二至图(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光照图示意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_,此时,地球公转在右图中的______位置。
(2)C点的地方时______,昼长是______小时;A点的夜长______小时。
(3)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B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
(4)地球公转至右图中③位置时,此时南半球的季节是______,此时过后,太阳直射点______移。
(5)由②到①的地球公转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6)左图中,太阳直射的纬度是______,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