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6.②地夏季降水比春季少,原因是②地(  )
A.深居内陆B.夏季不受东南季风影响
C.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处于背风坡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成因,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答 解:根据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百分比可以判断出:
①地为北京,夏季降水所占比例最大:
②地为南昌,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易形成伏旱天气,夏季降水所占比例相对较小:
③地为为兰州,位于季风区西部,夏季降水在全年降水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对较大:
④地为乌鲁木齐,位于非季风区,春、夏、秋三季降水在全年降水中所占比例相差不是很大.故C对,ABD错.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另外要解答本类题目,学生还应该掌握气候类型的成因等知识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图中Q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邻近大冶铁矿,原料丰富
B.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会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C.地处成都平原商品粮基地,农业经济基础好
D.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运便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历史上温暖期是该古道使用最多的时期,下列朝代中夏特古道使用最多的是(  )
A.汉朝(前202~公元220年)B.唐朝(618~907年)
C.宋朝(960~1279年)D.明朝(1368~1644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该地区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高山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影响该区域降水量年较差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洋流C.纬度D.海陆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最近几十年来,②处等深线不断向东移动,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沿海地区滥采滥挖珊瑚礁
B.河口段经常使用挖沙船清除泥沙
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入海泥沙沉积加重
D.沿海地区红树林遭到了严重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寒潮若在春秋季暴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  )
A.西北向东南流B.东南向西北流C.东北向西南流D.西南向东北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