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04年5月14日,国家环保总局向新闻媒介紧急通报了发生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的面积约为8 000~10 000平方千米的特大赤潮灾害。此次赤潮为我国2004年进入赤潮高发期以来的最大的一起赤潮灾害事件,鉴于赤潮含有麻痹性贝毒毒素成分,应警惕在该海域捕捞的蟹、螺、蛎等水产品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据此完成(1)~(4)题。
(1)形成赤潮现象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
A.海水温度    B.海水密度
C.海水盐度    D.潮汐现象
(2)本次赤潮出现的海域位于(  )
A.黄海      B.南海
C.东海      D.渤海
(3)舟山附近海域出现特大赤潮灾害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条件是(  )
A.寒暖流交汇    B.天文大潮
C.夏季风增强    D.海水富营养化
(4)影响舟山附近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  )
①江苏 ②上海 ③浙江 ④福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A (2)C (3)D (4)C
第(1)题,海水温度高,有利于赤潮生物甲藻、硅藻等大量繁殖。第(2)题,以长江口北侧的启东角至朝鲜半岛西南的济州岛的连线为界,以北属于黄海,以南属于东海,舟山附近海域属于该界线以南。第(3)题,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工业、农业、生活废水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物质未经处理流入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最后汇入大海,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这是形成赤潮的重要条件。第(4)题,江苏、上海、浙江三个省市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的大量废水经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条河流汇入舟山海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是()
A.毁林开荒、营造宫殿
B.轮荒作业、破坏林草种源
C.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D.露天开矿、开挖原生地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使用后,造成“白色污染”的有(  )
①一次性塑料袋 ②一次性卫生筷 ③泡沫塑料快餐盒 
④含磷洗衣粉 ⑤纸质快餐盒
A.①②③B.①③
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北京市文物部门不得不对古代碑刻用土封闭在地下,原因是(  )
A.防盗
B.建立地下博物馆
C.酸雨危害严重
D.外界温度变化太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对大城市交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A.煤烟、粉尘
B.工业废水
C.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
D.酸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1984年,美国在亚利桑那沙漠中投资2亿美元建立了“生物圈2号”试验基地,用于模拟研究地球上的地理环境,但最终失败。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植物产生的氧气满足不了科学家及动物的需求
B.二氧化碳量急剧上升
C.试验空间狭小、生物数量与种类有限决定了系统自身平衡能力远不如地球本身
D.意外事故如火灾导致试验人员不得已撤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B.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物质和技术基础
C.经济高速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D.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尽可能多的物质财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环境问题中,不属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的是(    )
A.水土流失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D.臭氧层的破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鉴于环境问题危害的不可预见性,人类不应再合成新的、自然界原来并不存在的物质,从而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
B.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以重新造林,但是人工林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乃至土壤,并不能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貌
C.随着人类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大,联系的不断增强,现阶段的环境问题全部演变成全球性范围内的问题
D.由于南极和北极地区,环境恶劣,人烟稀少,所以不存在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