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片,完成下题。
1.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片④的主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B.保持水土 C.涵养水源 D.净化空气
3.为减少西北地区风沙对耕地的侵蚀,应大量种植图片 中的防护林带(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第三章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 )
A.自然原因引起的 B.人类不合理活动引起的
C.生态脆弱引起的 D.全球变暖引起的
2.该类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 )
A.流水作用强的地区 B.流水作用弱的地区
C.风力作用强的地区 D.风力作用弱的地区
3.该问题多发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是( )
A.耕地面积广大 B.地广人稀
C.热量充足、光照强 D.光照强、温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4.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色颜色,并对海洋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下题。
1.形成赤潮的直接原因是( )
A.海水综合治理差
B.海水中浮游生物突发性繁殖
C.海水受生活垃圾污染
D.水土流失严重,大量红壤进入海洋
2.防治海水富营养化污染下列哪一项措施不可取( )
A.研制“无磷洗涤剂”
B.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入江河中
C.及时打捞收获快速生长的水藻
D.关闭生产洗涤剂的工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3.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示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是( )
A.毁林开荒,森林大量减少
B.草场退化
C.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
D.生物多样性骤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2.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作为一种古老的水利设施,新疆坎儿井与万里长城、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这种存世2000多年的“绿色引水工程”是我国新疆各族人民依据当地地形构造的特点,发明的一种灌溉方式,是新疆历代农民的智慧结晶。下图为坎儿井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坎儿井的主要用途是( )
①收集雨水 ②引流地下水 ③提供生产用水 ④减少地表径流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 )
①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调整产业结构 ②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 ③改变耕作制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建设人工草场,提高草场载畜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2.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国务院印发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指出,2010年,中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降低20%左右,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结合材料完成下题。
1.节约型发展道路意味着( )
A.高资源消耗,高经济增长
B.多投入,多产出
C.倡导循环经济,变废为宝
D.发展粗放农业,改善环境
2.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A.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B.资源利用率高,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C.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D.人口数量庞大,资源利用率低,短缺越来越严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2.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列漫画,完成下题。
1.漫画描述的人类行为产生相同资源问题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从耕地损失的方式看,漫画③描述的行为属于( )
A.建设用地 B.生态退耕
C.农业结构调整 D.灾毁
3.人类的下列行为会导致漫画①描述的资源问题是( )
A.破坏植被 B.保护湿地
C.跨流域调水 D.退耕还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湘教版高二地理测控选修6 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3年10月29日,据美国宇航局网站报道,几乎每年在南极上空都出现臭氧空洞,但根据美国宇航局的卫星观测显示,2013年的臭氧层空洞是近几十年来最小。据此完成下题。
1.下列和此时南极臭氧层空洞无关的是( )
A.春天临近 B.太阳活动
C.人类活动 D.全球变暖
2.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及干湿状况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3.南极臭氧层空洞出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
B.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且北半球昼长夜短
C.长江中下游正值伏旱期
D.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三)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美国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暴风雪。甲图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乙图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回答各题。
1.甲图中( )
A.①气流强弱决定降水量多少 B.②环节可以用GIS技术监测
C.产生③过程的原理类似暖锋 D.④为高空冷气流受热后抬升
2.此次暴风雪( )
A.能加剧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 B.直接减少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C.与旱灾属于同一种灾害类型 D.对海陆交通运输造成严重破坏
3.乙图中出现降雪量最大月份和地点可能是( )
A.1月,甲地 B.4月,乙地 C.9月,丙地 D.11月,丁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