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1】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四省区中跨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最多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四省区中与三个自治区相邻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1】A
【2】C
【3】C
【解析】
【1】读图,根据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判断,①为辽宁,②为新疆,③为甘肃,④为四川。我国地势第一二级分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至横断山东缘,二三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新疆、甘肃、四川位于地势第一、二阶梯上,辽宁位于地势第三阶梯,故选A。
【2】①为辽宁,位于中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②为新疆,位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干旱和半干旱地区,③为甘肃,位于亚热带、中温带和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④为四川,位于亚热带和中温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故甘肃跨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最多。故选C。
【3】①为辽宁,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②为新疆,与西藏自治区相邻;③为甘肃,与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相邻;④为四川与西藏自治区相邻;故选C。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米拉山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冈底斯山脉东端,海拔最高达5300m,为雅鲁藏布江的两大支流——尼洋曲和拉萨河的分水岭,多断层发育。下图为米拉山东、西坡不同海拔植被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米拉山东、西坡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地形坡度B.降水C.光照D.土壤肥力
【2】米拉山植被种类最丰富的地段最可能集中在( )
A.东坡4800——5000m处B.西坡4800——4900m处
C.东坡4600—4800m处D.西坡4600——4800m处
【3】若在米拉山修建隧道,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岩体垮塌B.冻土广布C.岩性坚硬D.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我国教师节(9月10日)期间,最接近的节气是
A. 立秋 B. 白露
C. 寒露 D. 小雪
【2】下面的时间段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的是
A. 春分→清明 B. 小暑→大暑
C. 霜降→立冬 D. 大雪→小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由空气中的微小水滴、冰晶、灰尘、硝酸等悬浮颗粒物组成。下图为2017年1月某时刻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上海、成都出现雾霾,共同原因是( )
A. 气压高,气温低 B. 风力小,湿度大
C. 气流下沉,对流弱 D. 地形阻挡,风力小
【2】此时石家庄( )
A. 风雪交加
B. 风向为东南风
C. 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D. 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之一,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向东北流经毛乌素沙漠南缘,后向东南流经黄土高原,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在清涧县注入黄河。
图甲示意无定河流域及水系结构,图乙示意1976~2010年无定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
(1)无定河因“流量不定、深浅不定”等而得名。从气候的角度,说明“无定河”名称的由来。
(2)试对无定河“南部支流长而多、北部支流短而少”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简述图乙所示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无定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4)分析无定河上述水文特征的变化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地形剖面、气候统计图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秦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一月均温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B.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C.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D.是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
【2】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和降水最少的地点,高差约为
A.100mB.400mC.700mD.100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甲、乙、丙、丁沿线地形剖面图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读该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可知( )
A. 甲处沉积岩出露地表 B. 乙处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约为32m
C. 丙处沉积岩遭受侵蚀 D. 岩层埋藏深度曲线即为岩层形态
【2】大致位于背斜顶部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处大西洋海岭地震带上的T岛,以独特的地貌和气候闻名于世,读T岛位置示意图和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T岛的成因是
A.消亡边界,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岛B.生长边界,T岛与大陆分离形成大陆岛
C.消亡边界,海底岩层褶皱隆起而成D.生长边界,海底岩浆喷发形成火山岛
【2】下列关于T岛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温和少雨B.终年高温少雨C.常绿硬叶林广布D.喀斯特地貌典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海南岛各市县国内旅游密度指数图。旅游密度指数是衡量旅游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指数越大,表示旅游业发展水平越高。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海南岛
A.北部旅游业发展水平高于南部B.主要客源来自东南亚地区
C.三亚气候宜人,夏秋季节为旅游旺季D.海口交通通达性高,旅游密度指数较高
【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
A.岛上河流流程较短,流速较快B.东方市地处背风坡,气候干旱
C.陵水夏半年光照强,适于晒盐D.琼中地势低平,适合水稻种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